试题 试卷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18课《直面困难》同步练习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汩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作为整体,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但作为个人,不少中国人还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国家之强和个人之弱使一些人心理失衡,觉得自己活得还是像半殖民地时代受人家欺负的受害者。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对自己生存的状态有理性的认识,克服狭隘的“受害者情结”。否则,崛起的中国将难以担当与自己的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
这段话谈论的核心意思是( )。
近日,一项针对国内256所大学(其中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专业性院校)的调查显示,有192所学校的校训都是“四词八字”的口号式,还有个别大学校训甚至完全相同,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
记者搜集整理了39所院校的校训后发现,“求实”、“创新”、“厚德”、“博学”雷同率较高,其中有11个校训竟都出现了“创新”一词。与此相对的是,超六成大学生直言对校训“不感冒”,认为只是“摆设”。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 000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当地时间2016年11月30号,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中国继京剧、珠算等第三十一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专家表示,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有利于提升这些节气的知名度、保护其文化内蕴。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专家认为,传承民俗文化要“接地气”,让习俗也能与时俱进,“只有将之与老百姓的生活衔接,才能让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下去。
2019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加快5G商用,把产业应用作为5G融合创新的重要场景和主阵地,抢抓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我国也正加快建成覆盖全国、技术先进、高效运行、全球领先的5G产业合作创新平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的融合;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协作,培育5G高端技术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不断优化5G发展环境。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