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超级全能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联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写作教学让学生读的范文应该有两种,一种是比较高的,一种是比较低的。高的一种是指语文课本中选的文章,是真正典范的文章。这种文章对学生写作上的借鉴意义,主要在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学到的。(乙)这种范文虽然不能作为学生写作直接模仿的对象,但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却不可低估。古人强调’‘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易经 》)”,是很有道理的。高的标准是真正的典范.虽然一时学不到,从长远看是必不可少的。(丙)肚子里装几十篇上百篇一流的范文,读得烂熟,渐渐地时其中的妙处了然于心,下笔时就自然得到一些要领了。俗语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周先慎《关于写作教学的几个问题》)

(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蹴而就 B、虽然 C、烂熟 D、了然于心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B、 C、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方文明对中国文明的认知,在时代更替中发生过多次转变。在西方早期的传说与游记作品里,        甲 。中国被描绘为“遍地是黄金”的天堂。神秘、遥远、富裕、广阔是彼时西方对中国最深的印象。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乙 。1662年出版的《中国智慧》是第一部中拉双语对照的儒家经典译著。“四书”“五经”之后,中国其他文学作品也(      )地进入欧洲人的视野,其中包含了四大名著。目前所知(      )的四大名著翻译是《三国演义》。英国人汤姆斯将该小说的第八回与第九回译成英文,题为《丞相董卓之死》。一本由英国人裘里翻译的英文版《红楼梦》,出版于1892年到1893年之间。这本百年老书尽管封面已残缺不全,而古典中国煌煌名著的厚重还是能从中窥知全豹。

丙         , “东学西传”相对应的则是“西学东渐”。其中,《几何原本》的引进翻译倾注了学界(        )的心血,它的传译过程足足跨越了两百多年的时光。利玛窦和徐光启协作翻译了十五卷《几何原本》前六卷,刊行于1605年。两百多年后,同样是来自两个世界的两位学者——李善兰、伟烈亚力在徐光启的故乡上海相遇了,两个人(       ),决心完成利、徐二人未竟的事业,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在1858年刊印了《几何原本》后九卷。《几何原本》的故事,到这里才算画上了一个句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