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东南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低头族”“拇指王”成为一个新的群体标签。过度依赖手机,往往产生不良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长期暴露在电磁波下,约3%到5%的人会患上电磁波敏感症,出现疲劳、头晕、失眠等症状,还会打乱生物钟,引发多种疾病。英国一项调查警告,数字化时代的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导致新一代人面对面沟通和交流的能力退化。而其危害远不止这些。据日本《读卖新闻》2月27日报道,2013年全年,因在徒步或开车时使用手机发生车祸被送至的人数,仅东京都就多达36人,其中一人死亡。

(1)、过度依赖手机的危害主要有:导致疾病多发,。(每空限6字)
(2)、为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新学期,某高中根据相关规定禁止智能手机带入校园,请拟一条劝阻“低头族”“拇指王”过度依赖手机的宣传语。

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不少于10字,不多于20字。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泥沙的历史河床。端午节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着菖蒲,赛龙舟,祭屈原,回娘家探亲,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每逢端午,人们仿佛总是能穿越时空,遇见这位行吟泽畔的大文豪。他的爱国情怀、执着刚毅如黄钟大吕,穿越时间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有词人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要在胳膊上缠一个虎符,还要出门放风等。诗人陆游也很有雅兴,“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包完粽子以后,头上还插了艾草。这些细节,让日常的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摘编自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

材料二:

20世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期,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尤其是我国,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

当下人们已经鲜明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日趋淡薄,并为此产生忧虑。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这种愿望是理想主义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理想的;愿望是情感化的,所以节日习俗也是情感化的;愿望是美好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美的。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人间的团圆;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打扫墓地,告慰亡灵,表达心中的缅怀,同时戴花插柳,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多么美好的安慰与宁静!

当然,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摘编自冯骥才《我们为什么要过节》)

材料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传统节日仪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不为人所重视。今天,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在感情上相互倾诉、回应彼此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追求节日所带来的幸福感、愉悦感。一些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人,往往只是想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里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在感受舒心与祥和的同时,寄托美好的希望与祝福。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思想、智慧存在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代表。因此,要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逐渐满足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否则,节日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不可能行之久远、世代相传。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窗花,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船,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体与仪式感的体现。这些节日载体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増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程序依次展开,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在这样一套看似烦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

(摘编自范如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飞秒一直被认为是可能产生的最短光脉冲的极限。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奖者进行的实验开辟了阿秒物理学的新研究领域。一飞秒等于一千万亿分之一秒,那么阿秒有多短暂呢?1阿秒之于1秒,相当于1秒之于宇宙的年龄(138亿年)。一束光从房间的一边到达对面墙上,就需要100亿阿秒。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比其他任何东西都快。我们可以将最短的光脉冲视为光波中单个周期的长度。阿秒脉冲的诀窍在于,可以通过组合更多更短的波长来产生更短的脉冲。

要为光添加新波长,需要的不仅仅是激光,获得有史以来研究过的最短瞬间的关键是激光穿过气体时出现的现象。1987年,勒惠利尔发现,当她将红外激光透过稀有气体时。会产生与以前实验中所不同的“泛音”。正是这些“泛音”,便我们能够捕捉到在吉他和钢琴上演奏相同音符时出现的差异。每个“泛音”是激光中每个周期具有给定周期数的光波,它们由激光与气体中的原子相互作用引起,这些相互作用赋予一些电子额外的能量,这些额外的能量然后会以光的形式散射出去,而这些来自电子的光脉冲是“泛音”出现的原因。

一旦这些“泛音”存在,它们就会相互作用。在适当的情况下,“泛音”重合,从而出现一系列紫外线脉冲,其中每个脉冲长达几百阿秒。

物理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就明白了这背后的理论,但实际识别和测试脉冲的突破发生在2001年。

2001年,阿戈斯蒂尼及其在法国的同事,成功地产生并研究了一系列连续的光脉冲。他们使用一种特殊的技巧,将这些光脉冲与原始激光脉冲的延迟部分放在一起,以查看“泛音”如何彼此同步。这个过程让他们测量出每个脉冲只持续了250阿秒。与此同时,克劳斯和其在奥地利的伙伴们,研究出一种可以选择单个脉冲的技术,他们成功隔离的脉冲持续了650阿秒。这些实验表明,科学家们可以观察和测量阿秒脉冲,并且这些阿秒脉冲也可用于新实验。

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可以管窥阿秒世界,这些短暂的光爆发可用来研究电子的运动。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可以制造出低至几十阿秒的脉冲,而且这项技术一直在发展。

(摘编自刘霞《用光“凝聚”最短的瞬间!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

材料二:

阿秒光脉冲可被理解为高速相机原理,想抓拍到人运动过程中的精彩瞬间,需要一个反应速度快的相机。它正是微观反应研究中的“高速相机”,可观察电子运动的瞬间过程。读中学时,我们听化学老师举着课本讲述化学反应发生时电子得失的变化,但遗憾的是从没真正见到过电子运动的实际观察图。这将被阿秒光脉冲实现,原子核的典型运动时间尺度是飞秒(10的-15次方秒),而电子的运动时间尺度正是阿秒。阿秒光脉冲是一种极短的光脉冲,其脉宽在阿秒级别以下。

一项新研究发现诞生后,总会催生人们对其应用场景的期待。

阿秒脉冲可用于测试物质的内部过程,这一点已被用于探索原子和分子的详细物理学,它们推动分子使其发出可测量信号的能力,有望在电子和医学领域“夫显身手”。

(摘编自袁岚峰《诺奖阿秒光脉冲有什么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