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第9课《猎人海力布》第2课时 同步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前有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乡亲们都非常敬爱他。

    有一天,海力布在深山里打猎,从一只老鹰嘴里救了一条小白蛇,海力布一看,原来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报答海力布,把嘴里含着的一颗宝石送给了海力布。从此以后,海力布把宝石含在嘴里,打猎非常方便,打的猎物就更多了,分给乡亲们的猎物也多了。但龙王告诫他不要将乌兽的话告诉别人,否则他会变成石头。

    就这样过了几年,一天,海力布又像平常一样去深山打猎。从一群鸟的谈话中得知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这里的村庄。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急忙去催大家搬走。但是乡亲们不明白原因,不肯搬走。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违背了龙王的忠告,把这件事的原委全告诉了乡亲们,海力布刚一说完,就变成了石头。乡亲们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乡亲们含着泪水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淹没了村庄。

    人们世世代代都纪念着海力布。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违背——    崩塌——

(2)、海力布是怎样得到宝石的?
(3)、打猎时海力布听到了什么消息?
(4)、海力布为什么变成了石头?
举一反三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这样的中国人

    今天的日本,最美丽的旅游城市,就是京都和奈良,一个世俗,一个出尘。

    如果没有梁思成,早就没有京都,也没有奈良了。

    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以免盟军轰炸时误加损伤。这份材料,是梁思成历尽心血完成的。

    但梁思成希望美军能将另外两个不在中国的城市也排除在轰炸目标之外——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1932年,上海淞沪会战中,十九路军抗敌的前线,一个清华大学出身的年轻炮兵军官在激战中因无医无药殉于阵中。这个年轻的炮兵军官就是梁思成的亲弟弟梁思忠。

    1941年,在成都,日军利用恶劣天气,以诡异的云上飞行方式奇袭中国空军双流基地,一个中国飞行员不顾日机的轰炸扫射,冒死登机,起飞迎战,在跑道尽头未及拉起就被击中,壮烈殉国。三年后,林徽因依然为这个战死的中国飞行员写了一首哀婉的长诗,叫做《哭三弟恒》。这个中国飞行员,就是林徽因的三弟林恒。

    因国恨家仇,梁思成先生从不与日本人交往。在长沙大轰炸的烈火中,谦谦君子的梁思成怒吼出:“多行不义必自毙,总有一天我会看到日本被炸沉的!”

    所以当梁思成提出保护京都和奈良时,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决定,而且,也超出他的工作范围。但是,他依然这样做了,而且并不是临时起意而已。他的弟子罗哲文这样记载他们从事这项工作时候的情景:“他们住在重庆上清寺中央研究院……每天,梁先生拿过来一些图纸,让罗哲文根据他事先用铅笔标出的符号,再用绘图仪器绘成正规的地图。罗哲文虽然没有详问图纸的内容,但大体可以看出,地图上许多属于日本占领区的范围。而梁先生用铅笔标出的,都是古城、古镇和古建筑文物的位置。还有一些地图甚至不是中国的。当时罗哲文虽然没有仔细加以辨识,但有两处他是深有印象的,那就是日本的古城京都和奈良。”梁思成这样解释他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迂腐。而我胸中分明感到另一种感觉,那就是——高贵。高贵到野兽也无法夺去他胸中的仁爱与责任。

    至今,依然有日本人认为当年侵略中国,是文明对野蛮的战争。那么,有梁先生这样的中国人,就是在无言地告诉后人,日本人那时是在戕害一个怎样高贵的民族。

    这一瞬间,我方才感到,林徽因选择的梁思成,是怎样的一个男人。梁思成,是那种胸中真正荣有大海的男人。谁能看到这片大海,谁才能配得上梁思成。

    有人问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一起幸福吗?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在抗战中,他们曾共同守在贫穷的李庄。那时,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须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降到47公斤;那时,林徽因在日日咳血的生死线上挣扎,“几个月的时间就毁灭了她曾经有过的美丽”。那是真正的受难,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每日伴随他们的是臭虫和油灯。

    然而,当外国友人邀请他们定居美国的时候,这一对苦难中的人拒绝了。他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徵因在回答"日本人来了怎么办"这句话时,平静而言:"门外不就是扬子江么?"

    而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由于奈良附近的军事目标众多,1945年,盟军不得不做出对其进行轰炸的准备。而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奈良的历史遗迹,盟军需要一张标明详细文物地点的地图。

    这一次,画这张图的,是林徵因。

    当抗战胜利的时候,人们才知道,他们竟然在李庄写出了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两个人那时每天为了这部书工作到夜半,竟然"欲罢不能"。

(选文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梁思成: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申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②林徵因:建筑学家和作家。

课外阅读。
哑巴渡
    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渡口,摆渡的人是一个(    )的哑巴老头,乡亲们都管这儿叫哑巴渡。
    哑巴老人的船总是干净而清爽,船舷擦得亮亮的,闪着桐油的光泽,一点也不像他(    )的脸。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在岸上一吆喝,他就会从船舱里出来,再(    )地把过河人送到对岸去,春夏秋冬,从不间断。在这里过河的人,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河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淌着,日子在(    )中逝去。哑巴老人在这里默默地把船摆过来,渡过去,人们已经习惯了河水、渡船和哑巴老人的存在,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直到有一天,哑巴老人生病被送进了医院,大家才怀念起以前只用一双粗大的手说话的哑巴老人。人们想起他摆船的稳当。想起了他一毛钱的渡河钱。想起了他冬天半夜里穿衣解缆就为了送一个行人过河。哑巴不在了,人们觉得船上空落落的。
    一天,乡里突然来了个老将军,手里捧着哑巴老人的骨灰盒。哑巴老人得的是肝癌,死在医院里。他把一生摆渡的钱全捐了出来,想在这条河上建一座新桥。
    就在新桥建成剪彩的那天,老将军含泪讲述了一件让人震惊的往事:在红军长征的一次战斗中,为了拦截追击的敌人,还是“红小鬼”的老将军奉上级的命令配合班长炸掉石桥。摆渡的哑巴老人就是我的班长!
    阳光下,洁白的桥身闪烁着三个大字:哑巴渡。一位老红军生前在这里炸掉一座桥,摆了一辈子渡,死后又留下了一座桥
课外阅读。

一个奇异的世界

       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丁梅芳是我的班主任。她是北京人,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声音又响又脆,非常好听。她的眼睛不大,但是总透露着温柔的笑意。一笑,会露出白净的两排牙齿。她的头发绑成了两个小刷刷,显得干净利落。

       有一天,我和一个牛高马大的同学去大队部玩耍,丁梅芳老师就住在那里。

       突然,丁梅芳老师从圆形的拱门那里走了出来,喊我们的名字。不知是我们的声音传过去,她听出了是我们,还是她看到了我们,她随即又返回宿舍取了东西出来。

       我和另一位同学像小鸟一样朝丁梅芳老师奔去。

       她伸出了两只手,一只手里攥着一大把花花绿绿的糖,另一只手里捏着一本厚厚的、像砖头一样的书。丁梅芳老师说:“来,你们选吧,看你们喜欢什么!”

牛高马大的家伙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我还在犹疑不决的时候,他已经飞快地把丁梅芳老师手里的糖全部划拉到了自己的手中。糖块不少,他是用两只手捧着的。我别无选择了,只好从丁梅芳老师那里接过那本砖头一样厚的书。

       突然,丁梅芳老师大声喊着那个同学的名字说:“你太自私了吧,把你的糖给安武林分点。”他很不情愿地捏出三块糖,塞到了我手里,而且还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丁梅芳老师说:“安武林,好好看看吧,很有意思的。”

      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文学书,是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那个时候,在小村几乎没有人读书,或者说没有读书人。那些读书人都在外地工作。

       我好奇地打开了这本长篇小说,一下子,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好像这本书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而我不由自主地被它吸引住了。海浪,白帆,椰子树,海鸥,沙滩,大海,还有那股海的咸腥味儿……这是我从来都不知道的生活,我感觉我封闭的心灵和狭窄的视野一下子被打开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向我展开了。

       现在想来,这也许不算什么很好的书,但它使我产生的震撼却是任何一本书都比不了的。它培养了我读书的兴趣。从此,我深深地迷恋上了读书。可以说,阅读让我埋下了想当作家的理想的种子。

       所以,丁梅芳老师的名字像花朵一样,在我的人生岁月里散发着郁郁的芳香。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