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高中政治(新教材)必修一课时作业1: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材料:在一次初三思想政治课讨论会上,甲同学认为:“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理想的‘黄金时代’”乙同学认为:“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残酷地剥削、压迫、杀害奴隶。奴隶社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倒退。”丙同学指出:“你们都没有用全面的历史的观点看问题。”
丙同学的说法正确吗?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甲、乙两同学的说法。
材料一: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他们可以任意买卖奴隶,可以把奴隶当作财产转让、赠送,也可以把奴隶作为遗产继承。奴隶主像对待牛马那样强制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果发现奴隶稍有懈怠,就用皮鞭和木棒毒打他们,若有反抗,就要处以各种酷刑。
材料二:据清代文学作品和史书的描述,地主郝氏,一次待客就用去白银10万两;道光皇帝的“御膳房”,有金银器皿3000多件,仅皇帝一顿饭的花费,就相当于5000个农民一天的生活费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封建社会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种田的,吃米糠;纺织工人没衣裳;建筑工人住窑房。”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③奴隶主占有奴隶大部分劳动成果
④奴隶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材料一 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僮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而主要的是将土地租给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唐宋以后,分租给佃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济中的典型形式。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集中占有土地和奴隶,是凉山奴隶制剥削的主要形式。基于人身占有和隶属关系的无偿劳役,是奴隶主的主要剥削手段,奴隶都要自备耕牛、农具为奴隶主进行耕种,同时全年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时间,还要为奴隶主服劳役,生活苦不堪言。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在生产关系上有哪些变化。
①生产力的发展
②阶级产生
③国家产生
④私有制确立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