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是被“列强把鞭子一遍遍抽打在国家的肌体上”才开始进行的,李老师以“探索求自强”为主题设计了下面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1)、【任务一:(构建联系,解读探索背景)】联系两组关键词,分别阐释两次探索的背景。

一组:第二次鸦片战争    强兵富国    开明官员    自强、求富

二组:《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康有为、梁启超

(2)、【任务二:(观察图片,见证探索进程)】在下面两组图片中各选一例,简述其在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地位。

(3)、【任务三:(鉴别观点,探讨探索影响)】下列两个观点正确与否?结合史实,针对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论述。

观点1,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因为它失败,因而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观点2,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一样,都是主张向西方学习的运动。

(4)、【任务四:(研读材料,感悟探索情怀)】根据下框材料信息结合相关事实,以“筑梦·遗梦”为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

举一反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培养翻译人才,以利对外交涉,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馆,一般视为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同文馆以学习外语为主,开设西学课程(天文、地理、化学等)。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请以世纪、年代的表达方式写出京师同文馆的成立时间,并指出其创建目的。

材料二   1898年京师大学堂正式建立,初建立的京师大学堂被寄予了厚望,统治者希望能通过京师大学堂传授“西艺”与“西政”等方面课程培养人才,仁人志士希望改变中国传统大学教育重道轻艺的现状。

——摘编自陈晶《中国近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京师大学堂“被寄予的厚望”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学校课程内容的变化。

材料三   陈独秀连同《新青年》一起由沪迁京,以北京大学为基地开展新文化运动。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也都相继进入北大,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教育救国思想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文化救国思想相结合,使北大迅速出现崭新的局面。突发的五四事件,确实展现了北大的革新与新文化运动的某些成果。简单地说,北大是这场运动的中心和主导者。

——摘编自朱成甲《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京大学出现“崭新局面”的原因。分别指出它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的地位。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