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渔家傲同步练习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
手种①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②。
帘外百舌儿③ , 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④ , 居士。莫忘小桥流水⑤。
【注释】①手种:亲手栽种。②青子:尚未成熟的青色小果子。③百舌儿:一种专在春天鸣叫的鸟,黑身黄嘴。④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⑤莫忘小桥流水:意指不要忘记了当年在东坡的躬耕田园生活。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端居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探究成果:
意象是诗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
诗人常选择具有季节特征的典型意象来点明时节。【甲】诗中“杨花落”这一意象点明是①{#blank#}1{#/blank#}时节,【乙】诗中“②{#blank#}2{#/blank#}”这一意象点明是秋季。
诗人常借助意象来抒发情思。【甲】【乙】两首诗都借“月”表达了愁情。具体来说,【甲】诗中③{#blank#}3{#/blank#}。
【乙】诗中④{#blank#}4{#/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