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无锡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
为了研究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情况,某小组同学选用高度H、底面积S均不同的圆柱体A和B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设法使圆柱体A逐步浸入水中,测量并记录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接着仅换用圆柱体B重新实验,并将全部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实验中容器内水均未溢出).
表一:
圆柱体 | 实验序号 | h(米) | p(帕) | 圆柱体 | 实验序号 | h(米) | p(帕) |
A H为0.4米 S为0.03米2 | 1 | 0 | 7000 | B H为0.3米 S为0.05米2 | 7 | 0 | 7000 |
2 | 0.10 | 7200 | 8 | 0.12 | 7400 | ||
3 | 0.20 | 7400 | 9 | 0.18 | 7600 | ||
4 | 0.40 | 7800 | 10 | 0.24 | 7800 | ||
5 | 0.50 | 7800 | 11 | 0.30 | 8000 | ||
6 | 0.60 | 7800 | 12 | 0.40 | 8000 |
实验过程 | 如图,显然筐中越深处的小球受到的挤压越厉害.若把水滴比作小球,由此小雨猜想:液体压强也可能和深度有关. 然后他设计实验对自己的假说进行检验.小雨将压强计的探头逐渐向下移动,发现{#blank#}1{#/blank#}增大. 经实验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 |
程序方法 | 上述研究的思维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blank#}2{#/blank#}﹣﹣得出结论.小雨在猜想中把水滴比作小球,运用的是{#blank#}3{#/blank#}法. | |
问题讨论 | 小雨要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再增加的器材是{#blank#}4{#/blank#}.实验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blank#}5{#/blank#}. |
实验 次数 | 深度 h/cm | 橡皮膜在 水中的方向 | U形管左右液面 高度差Δh/cm |
1 | 3 | 朝上 | 2.6 |
2 | 6 | 朝上 | 5.4 |
3 | 9 | 朝上 | 8.2 |
4 | 9 | 朝下 | 8.0 |
5 | 9 | 朝左 | 8.2 |
6 | 9 | 朝右 | 8.2 |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blank#}1{#/blank#}.
(2)综合分析上表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①{#blank#}2{#/blank#},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得出来的;②{#blank#}3{#/blank#},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blank#}4{#/blank#}的数据得出来的.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