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音乐之都维也纳》同步练习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真象个美丽的大花坛。
①这是一段写小兴安岭的景色。
② 这一段共有句话。先写,接着描绘,然后描写,最后写。
①第一个上任的是{#blank#}1{#/blank#}。他想到自己成了“{#blank#}2{#/blank#}”,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blank#}3{#/blank#}休息,{#blank#}4{#/blank#}做事!”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②轮到{#blank#}5{#/blank#}当“{#blank#}6{#/blank#}”。大家都非常担心:他会不会命令我们从现在开始,都得住在树上,成天抓着{#blank#}7{#/blank#}荡来荡去?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不中用”指:{#blank#}1{#/blank#}。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blank#}2{#/blank#}。
①图上画的有{#blank#}1{#/blank#},有{#blank#}2{#/blank#}、{#blank#}3{#/blank#},还有{#blank#}4{#/blank#}。
②远处画的是{#blank#}5{#/blank#},近处画的是{#blank#}6{#/blank#}。
③为什么“人来鸟不惊”?因为这是一幅{#blank#}7{#/blank#}。
母亲和孩子们坐在草地上聊天,父亲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书。{#blank#}1{#/blank#}雷声大作,{#blank#}2{#/blank#}飘了几滴雨点,{#blank#}3{#/blank#}大雨如注。爸爸{#blank#}4{#/blank#}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blank#}5{#/blank#}把它给了萨沙。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