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判断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厦门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材料一】关于《三国演义》人物塑造之成说
关于《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所取得的成就众说纷纭,或贬或扬。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以鲁迅先生为代表,对《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所取得的成就持否定态度。认为《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过于粗疏,人物个性不够鲜明。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明确指出:“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又指出:“描写过实。写好的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又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其实这在事实上是不对的,因为一个人不能事事全好,也不能事事全坏。譬如曹操,他在政治上也有他的好处;而刘备,关羽等,也不能说毫无可议,但是作者并不管它,只是任主观方面写去,往往成为出乎情理之外的人。”
第二种:以傅继馥先生为代表,他指出:“《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形象,是古代文学中类型化艺术典型的光辉高峰和不朽的范本。研究它,既可以总结类型化艺术典型的特点和经验;又可以从这一范例考察中国古典小说中艺术典型所经历的发展过程,证明由类型化典型到性格化典型是普遍的规律。”傅先生认为,文学中艺术典型的基本形态有两种:一种是古代的类型化典型,一种是近代的性格化典型。并进一步提出《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形象,突出地表现了类型化艺术典型的重要特征。第一,“重要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特征,它表现得非常突出,并在形象内部诸要素中占有决定性的位置。这一个突出的主要特征,就足以支撑起整个形象。”第二,“《三国演义》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他因素基本上稳定不变,缺少纵横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处于古典式的静穆状态。即使有某些变化,也不是内在性格的变化。”第三,“《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内部诸因素处在古典式的和谐之中,形象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
第三种:以刘上先生为代表,他在《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中提出不同意类型化的说法,而代之以“特征化”,并解释了他说的“特征化”是一种从人物个体实际出发而着意突出其某一性格特征的形象塑造艺术,其主要内容包括性格的单一性、稳定性、群体性。并且认为曹操就是这样的典型。
黄霖先生在他参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卷》中也谈到:“它塑造人物形象的显著特点,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他们的性格特征,一般都显得比较单一和稳定,有点像戏曲中程式化、脸谱化的表现,容易给读者以强烈、鲜明的印象;也有点近似雕塑,在单一、稳定,乃至夸张之中呈现出一种单纯、和谐、崇高的美……《三国演义》一书也就成了我国古代塑造特征化艺术典型的范本。”刘先生与黄先生的看法可谓不约而同。
第四种:以郑铁生先生为代表,在他的著作《三国演义叙事艺术》一书中论及“《三国演义》人物形态的构成及系列人物”时,提出了所谓“四形态”说。郑先生说:“小说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其性格的形成和转变由多种因素构成。”“探讨《三国演义》人物形态的构成,不能离开小说形态的发展过程,也不能简单地用类型化、性格化,或扁形人物、圆形人物这些框架去套,它是复杂多样的……《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结构的组合分为四种形态,即单一型、向心型、层递形和矛盾型。” ……“这些人物之所以能分为不同形态,是因为他们的性格结构是由一系列的性格因素组成的,并且组合的方式很不相同。”“无论《三国演义》的哪一种性格结构形态,都遵循了人物创造的整体性原则。”
(选自王万鹏《〈三国演义〉人物塑造诸说述评》有删改)
【材料二】《三国演义》《水浒传》原著选摘
选摘A [场景一] 知府道:“你这厮怎地得这封假书来?”戴宗告道:“小人路经梁山泊过,走出那一伙强人来,把小人劫了,绑缚上山,要割腹剖心。去小人身上,搜出书信看了,把信笼都夺了,却饶了小人。情知回乡不得,只要山中乞死。他那里却写这封书与小人,回来脱身。一时怕见罪责,小人瞒了恩相。”知府道:“是便是了,中间还有些胡说。眼见得你和梁山泊贼人通同造意,谋了我信笼物件,却如何说这话。再打那厮!” 戴宗由他拷讯,只不肯招和梁山泊通情。蔡九知府再把戴宗拷讯了一回,语言前后相同,说道:“不必问了。取具大枷枷了,下在牢里。” [场景二] 且说罗真人把上项的事,一一说与戴宗。戴宗只是苦苦哀告,求救李逵。罗真人留住戴宗在观里宿歇,动问山寨里事务。戴宗诉说晁天王、宋公明仗义疏财,专只替天行道,誓不损害忠臣烈士、孝子贤孙、义夫节妇,许多好处。罗真人听罢甚喜。一住五日。戴宗每日磕头礼拜,求告真人,乞救李逵。罗真人道:“这等人只可驱除了罢,休带回去。”戴宗告道:“真人不知,这李逵虽然愚蠢,不省理法,也有些小好处。第一,耿直,分毫不肯苟取于人。第二,不会阿谄于人,虽死其忠不改。第三,并无淫欲邪心,贪财背义。敢勇当先。因此宋公明甚是爱他。不争没了这个人,回去教小可难见兄长宋公明之面。” ——选自《水浒传》 | 选摘B 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操曰:“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攸曰:“吾曾教袁绍以轻骑乘虚袭许都,首尾相攻。”操大惊曰:“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日: “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 ——选自《三国演义》 |
选摘C [场景一] 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 ……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场景二] 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林冲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一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 ——选自《水浒传》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