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 , 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③任:职位。

(1)、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写字用的木片) B、公之余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 C、岁荒,人相食(值:遇到) D、阻之(或:有的人)
(2)、翻译句子。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3)、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课外诗文,形成小组结论。

【甲】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 , 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①快哉亭:元丰六年张怀民在黄州所建,苏轼取名为“快哉亭”。张偓佺:即张怀民,一字梦得,苏轼友人,同被贬在黄州。②平山堂:欧阳修在扬州所建。③欹:通“倚”,斜倚,斜靠。④兰台公子:指宋玉。庄生:战国时道家学者庄子。天籁:指风声。⑤刚道:硬说。

【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宋)苏辙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节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释】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苏辙受牵连。此文为张怀民邀请苏辙所作。②一舍:三十里。③楚襄王:名横,楚怀王之子。宋玉、景差是楚襄王侍臣。④会计: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⑤瓮牖:用破瓮做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