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何充,字次道,庐江灊人,魏光禄大夫祯之曾孙也。祖恽,豫州刺史。父睿,安丰太守。充风韵淹雅,文义见称。初辟大将军王敦掾,转主簿。敦兄含时为庐江郡,贪污狼藉,敦尝于座中称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充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傍人皆为之不安,充晏然自若。由是忤敦,左迁东海王文学,寻属敦败,累迁中书侍郎。

    充即王导妻之姊子,充妻,明穆皇后之妹也,故少与导善,早历显官。尝诣导,导以麈尾反指床呼充共坐,曰:“此是君坐也。”导缮扬州解会,顾而言曰:“正为次道耳。”明帝亦友昵之。

    成帝即位,迁给事黄门侍郎。苏峻作乱,京都倾覆,导从驾在石头,充东奔义军。其后导奔白石,充亦得还。贼平,封都乡侯,拜散骑常侍,出为东阳太守,仍除建威将军、会稽内史。在郡甚有德政,荐征士虞喜,拔郡人谢奉、魏顗等以为佐吏。后以墓被发去郡。诏征侍中,不拜。改葬毕,除建威将军、丹阳尹。王导、庾亮并言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由是加吏部尚书,进号冠军将军,又领会稽王师。及导薨,转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参录尚书事。诏充、冰各以甲杖五十人至止车门。寻迁尚书令,加左将军。充以内外统任,宜相纠正,若使事综一人,于课对为嫌,乃上疏固让。许之。徙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领军如故又领州大中正以州有先达宿德固让不拜。

    建元初,出为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以避诸庾。顷之,庾翼将北伐,庾冰出镇江州,充入朝,言于帝曰:“臣冰舅氏之重,宜居宰相,不应远出。”朝议不从。于是征充入为都督扬、豫、徐州之琅邪诸军事、假节,领扬州刺史,将军如故。先是,翼悉发江、荆二州编户奴以充兵役,士庶嗷然。充复欲发扬州奴以均其谤。后以中兴时已发三吴,今不宜复发而止。

    充居宰相,虽无澄正改革之能,而强力有器局,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凡所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此重之。然所昵庸杂,信任不得其人,而性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数,糜费巨亿而不吝也。亲友至于贫乏,无所施遗,以此获讥于世。

    永和二年卒,时年五十五,赠司空,曰文穆。

(节选自《晋书·何充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徙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领军/如故/又领州大中正/以州有先达宿德之人/固让不拜/ B、徙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领军如故/又领州大中正/以州有先达宿德之人/固让不拜/ C、徙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领军/如故/又领州大中正/以州有先达宿德之人固让/不拜/ D、徙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领军如故/又领州大中正/以州有先达宿德之人固让/不拜/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士,文中指不就朝廷征辟之士人。魏晋时期征辟制并未完全废除。 B、士庶,“士”古指读书人;“庶”普通百姓。也可泛指人民、百姓。 C、社稷,土神、火神的总称。古代君主祭社稷,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D、谥,即谥号,是对死去的君臣等人,按其事迹给予的或褒或贬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充出身门阀,为人儒雅正直。他祖父辈都是魏晋时高官,母亲妻子皆出身豪门;王敦谬赞其兄,身为下属的他毫不留情地揭穿谎言。 B、何充器量端正.颇得众臣之心。王导、庾亮都极力向皇上推荐他,认为他坚持操守.将来必定能够总领朝臣,成为老臣的副手。 C、何充官至宰相,深受人们尊重。他临朝庄重,具有改革的才能,以国家为己任,选用官员,都以功臣为先,丝毫不讲私恩,受到人们的尊重。 D、何充酷爱佛教,却对亲友吝啬。他供养的和尚数以百计,浪费数亿而不吝惜;然而亲戚朋友贫困,却没有任何施舍馈赠,世人颇有微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苏峻作乱,京都倾覆,导从驾在石头,充东奔义军。

②充以内外统任,宜相纠正。若使事综一人,于课对为嫌,乃上疏固让。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义田记

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①常稔之田②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之人。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③有余而无穷。屏④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⑤,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 , 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公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⑥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⑦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注】①负郭:靠近城郭。负,背倚。②常稔[rěn ]之田:常熟之田,良田。稔,庄稼成熟。③沛然:充裕的样子。④屏:避退、隐退。⑤参大政:指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⑥廪稍:官府发的口粮。⑦瘠:通“胔”,尚未腐烂的尸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陈蔡大夫)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贡而问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绕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否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 , 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焱氏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

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也,曰:“回,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也。夫今之歌者其谁乎?”

回曰:“敢问无受天损易?”仲尼曰:“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为人臣者,不敢去之。执臣之道犹若是,而况乎所以待天乎!"

“何谓无受人益难?”仲尼曰:“始用四达,爵禄并至而不穷,物之所利,乃非己也,吾命其在外者也。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吾若取之,何哉!故曰,鸟莫知于鷾鸸,目之所不宜处,不给视,虽落其实,弃之而走。其畏人也,而袭诸人间,社稷尔。”

“何谓无始而非卒?”仲尼曰:“化其万物而不知其之者知其所终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

“何谓人与天一邪?”仲尼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

(节选自《庄子·山木》)

【注】①社稷:指鸟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