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步练习

对《水调歌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诗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 B、“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这两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 C、“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月光的移运,都是“无眠”者眼里看到的,可见“无眠”者久久不能入睡。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此句称得上是水到渠成。若是能够健康长久地生活着,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够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这也正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
举一反三
播报组想对苏轼做进一步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甲】超然台记(节选)

宋·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 , 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 , 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子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而新之 ,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 , 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日“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释】①超然台:在今山东诸城。②自钱塘移守胶西: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通判离任,迁为密州知州。③岁比不登:连年歉收。④庶几:或许,也许。⑤遗烈:功业。⑥淮阴:这里指淮阴侯韩信。⑦瀹(yuè):煮。

【乙】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起年华。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