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俗世奇人——好嘴杨巴》同步练习

说说下面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

举一反三
阅读《名》,完成小题。

①人渴望成名。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然而,最近我读《居里夫人自传》,却发现名的另一面。当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他们平静的科研生活被打破,丈夫皮埃尔抱怨说:“他们一个劲儿地要我写文章,要我作报告,如果一年一年就这么过去,即使那些请我写文章作报告的人也将惊讶地看到我竟然年华虚度,什么也没干。”从这段中,我们意识到出名虽好,但也有重负,只有摆脱这种重负,才能让事业之树常青。
②一个人没有出名的时候,可能对“名”充满无限艳羡,而一旦成名,可能就会不胜其扰。这时候如果不能像居里夫妇那样,淡然处之,就可能被“名”吞噬掉。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摆脱名的重负呢? 
③人做事的出发点,不应是出名,而应是对社会对人类有利。居里夫妇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偿地全部献给了人类,没有申请任何专利。季羡林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人们赞誉他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然而,季先生将这些桂冠一一摘去。他说:“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在他们心中,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才是最高的目标,“名”呀“利”呀,他们根本就没放在心上。有了这样的人生境界,人才会即使成名,也依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往前进。
④中国文化有一种淡泊名利的传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一定要好好继承。譬如南朝梁人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宁愿隐居深山,也不愿出来为官。他撰写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为中国的中医学做出了贡献。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矜名不若逃名趣。”名,能逃则逃,能逃得名,不为名缰利锁所缚,才能取得更大成绩。
⑤现代社会,充满一种浮躁的风气,很多人渴望一夜成名,于是投机取巧者有之,花招百出者有之,这样即使获得所谓的荣誉,那也一定是昙花一现。要知道居里夫妇从成吨的沥青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花了整整四年时间。成功,是靠扎扎实实努力的。年轻人更应踏踏实实,不要被名利所诱。
⑥名是无根的花,虽然美艳,但总有枯萎的一刻;事业才是有根的果树,一旦扎下根来,就会硕果累累。
(选文有改动)

阅读

    长大就是走到父亲的前面去

    ①那晚,家里的煤气没了。凑巧临近春节,眼看煤气正在抬价,为了省那两块钱运费,父亲独自骑电动车去了煤气厂。

    ②到了楼底,父亲打电话叫我下去。我那时舍不得离开电脑一步,要不是母亲催促得我不耐烦了,我都懒得下楼。我慢吞吞下了楼,一肚子的不情愿。父亲向来善于察言观色,似乎一眼就看穿了我的心思,一脸阴沉地指使我将煤气罐从车上小心翼翼地抱下来。

    ③我半蹲着将它放到地上,灰尘落了一身,我使劲拍打。“不就是两块钱嘛?何必那么折腾,搞得一身脏死了!”“两块钱也是钱!两块钱不容易啊,能省就省吧。”父亲怒斥了一声,又迅速沉下语调。我无言以对, 只得停止抱怨。

    ④这时我看着父亲蓄足了力俯下身,他的右臂像擎天柱似的往上顶,憋着一口气的劲儿才终于把煤气罐扛在肩上。

    ⑤我就这样跟在父亲身后一直低头闷声地走。

    ⑥“爸,小心!”父亲一不小心就踩空了,脚底下晃了晃,双手险些没抓住煤气罐,我赶紧飞奔上去替父亲扶住它,真是吓出一身冷汗。父亲努力稳住脚跟,转过头瞥了一眼,我感受到了父亲躲闪的目光,我愣了半晌,赶紧上去用双手扶住煤气罐。他重新调整重心,向前微倾着身子,舒了一口气,双手继续稳稳地扶住煤气罐,然后他腿用力一蹬,又上楼去了。我望着父亲的背影出了神,他的右肩正用力向上缩,身体倾斜成一条扁担,一直一斜地迈着步子,这时我看见他衣服上湿了一片,沉重的脚步扬起尘土。我的眼眶也跟着潮湿起来。

    ⑦父亲粗重地喘着气,后背在猛烈地上下起伏,他的每一步似乎都要拼尽全力。我揪着心。我的泪便再也抑制不住了。父亲在努力掩饰着内心的紧张,我亦是如此。此时,我心里的怨气忽然都消散了,我只想尽全力去帮他跨越难关。

    ⑧我低头拍拍尘土,装作心里很轻松似的,只是不想眼睛已经因为泪潮汹涌而忍不住拼命往上翻。父亲一直走在我的前面,我看不见的他的表情,但我想起了年幼时父亲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第一次,父亲送我去幼儿园,我特别不适应,一直躲在父亲身后,父亲便一路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父亲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老师告诉了父亲,后来,每次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后,都要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头,看我在院子里玩耍。我隔着栅栏看着父亲便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现在我依然能很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

    ⑨父亲一向都在我和人前展示出不惧血泪的大男子汉气概,一人揽了家里的重活、苦活,从未在我面前示弱过。在他的庇护下,我的羽翼渐渐丰满,我总是习惯在他的身后,而他,也开始慢慢敌不过岁月的侵蚀,在生活的重担之下显露出疲态。我想,若是有一天,当我也成长到他那般伟岸,他老了,我愿意让他安心在我的羽翼之下生活,在我的身后躲避风雨。让流逝的岁月一点一点地,去有力地见证我对他的反哺之情。那是一个儿子交给亲情最厚重的心意啊!

    ⑩这样一想,我的泪水就扑簌簌地落下来了。心顷刻间翻江倒海起来,我告诉自己,那个最爱我的人老了, 我要尽力去守护他,不让他受伤,不管他撒娇还是无赖,都不能责骂,都不能还手,就像他一直在我前面守护着我一样……

    ⑪那一刻,我忽然理解了父亲的担当,觉得自己瞬间长大了。

    ⑫不知不觉,我已经落在了后头。“快跟上,你妈还在等着烧菜。”不知怎的,这次,面对父亲的催促, 我觉得心里温暖十分。我赶紧跟上去,走到父亲前面,飞快地为他打开门。我转头看着父亲,眼泪咸咸的,又甜甜的,浓浓的氤氲、化开在我的眼里。

    ⑬我知道,那便是成长的味道。

阅读《挂在冬雾下的春天》,回答各题。

挂在冬雾下的春天

①一滴水,携着剔透的梦,穿过暗蓝的夜。

②万籁俱寂中,远山睡熟了,河流睡熟了,屋檐也睡熟了。树,到底是不肯安分寒冬的单调,深夜里,犹然还做着春天的计划,此一处纯白,彼一处嫣红,把一场花事安排得熙熙攘攘。一梦花香里,树终于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清凌凌的笑声,飞出树梢,与恰巧路过的水相撞。树的笑,水的梦,齐齐破碎,弥散成一场雾的缥缈,在夜的空旷中,细细密密铺陈开来。

③这样的铺陈,真让人错愕。满目之间,是接天连壤的白,白得纯净,白得朦胧,于熹微的晨光中,栖息在每一寸能到达的空间,或浓或淡。浓的,恣意张扬,无拘无束,从天际横亘到枯草匍匐的地面,浩浩荡荡,编缀成一种极致的醇厚,任你如何察看如何分辨,也探究不到它的深处;那淡,似乎也早已领悟了某种天意的暗示,只省略掉浓厚的边缘,仿若是给谁的纤指修剪了的雪花飞絮,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却又分明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

④城市,树木,行人,这些司空见惯已不能称为风景的风景,无不因这一场浓淡的铺陈而妩媚和神秘起来。鳞次栉比的大楼,只留下尖尖的顶,浮沉在这一片白色的海洋里。路上的行人,影影绰绰,身前身后,亦是白茫茫的一片。那树,一夜未睡,满身都是水遗落下来的梦的碎片,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晶莹剔透。

⑤我找出久违的画笔,试图把这一份缥缈的美丽描摹下来,挂在我的墙上。而当我落笔时,才发现,雾,其实是最难描摹的一幅画。深浅参差,浓皴轻染,很难把握。着色太多,会失了雾的灵性和朦胧,而只用一笔淡墨来勾勒的话,又觉得不甘心,因为它原来的饱满与圆润,实在是不能只用一些疏密、虚实的穿插就能表现出来的。

⑥我只好丢了笔,走进雾中。我前进一步,雾,便退后一步,能辨别的,不过是眼前一米左右的事物。

⑦清晨的街道是安静的。几只麻雀飞来跳去,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从一株草茎跳到另一株草茎,啄食着草地上的草籽,或用尖尖的嘴梳理一下蓬乱的羽毛。有风吹过,雾,便轻轻柔柔地落了下来,落在我的头发上,落在我的肩膀上,落在我的睫毛上,像风雪夜归人,眨眼之间,是微微的清凉。

⑧雾气凝成的水滴,掉落在草地上,发出“哒”“哒”的声音。草地,渐渐地湿润和柔软起来,草们,饱吸着露珠,舒展着枯黄的身体,交头接耳,似乎能听见它们欢快的笑声。而从这些枯黄中穿过的时候,我无意中竟发现一丝嫩绿!

⑨我一直沉闷的心,忽然有了莫名的惊喜。我知道,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春,最早都是从草尖上赶来的。尽管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但叶尖上的那一丝绿,已然透露出春的信息。我屏息静气,看着那株泛起生命律动的草,顶珠挂露,汪出一个鲜活的春天。才知道,那一滴水携带的梦里,原本都藏着春的信息,一经散开,便落入了人间。

⑩站在这白茫茫的尽头,忽然觉得,自己原本就是一株小草,经历过漫长寒冬里的蛰伏,被雾的浩荡滋润过,便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与那一树树的新芽,一朵朵的鲜花,一起把整个春天演绎得五彩斑斓,花香满途。

⑪离开的时候,我把那一丝嫩绿铭记在了心里。相信,在我再次遭遇寒冬的时候,无论风有多凛冽,冰有多锋利,我依然能在草尖上寻找到那挂在冬雾下的春天。(有删改)

[注释]①皴(cūn):中国画技法之一,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