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乙)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选自刘向《说苑·善说》)

(1)、下面每组语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子之不知鱼乐    而使人知 B、子之不知鱼之乐,矣。  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C、惠子之言也譬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 D、弹之状何             啸呼状
(2)、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B、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C、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D、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②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

(4)、下列对两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的项是(    )
A、甲文中两人的辩论,既充满了哲学的情趣,又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B、乙文中梁王本不想让惠子用“譬”,最后却认同了它,表明惠子善借“譬”说理。 C、惠子为让梁王理解弹,当将弹喻为以竹为弦的弓时,梁王才知道了弹的形次 D、甲文中的惠子和庄子都有过人的论辩智慧,乙文中惠子很容易就说服了梁王。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儿子,感谢有你
①第一次参加你的家长会是在你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从打工的地方请假匆忙赶去,尽管我破例打了车,但还是迟到了。敲开你们教室的门,我迎着那些讥讽的目光走到你的座位上时,内心充满了羞愧和歉疚。而你则扬着小脸,伸手帮我擦擦额头的汗,递过来你的小水壶:“妈妈,你喝口水。”刹那间,我感觉到了来自四周不一样的目光———儿不嫌母丑,你的不轻贱和体贴令那么多人对我们母子刮目相看。
②家长会结束了,你的班主任让我留一下,你则跟老师替我请假:“老师,我妈得回家给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做饭了,可不可以先走一会儿,有什么话,我回家学给她听,我保证不漏一个字。”班主任摸了摸你的小脑袋,送我到校门口,她说:“韩流妈妈,说实话,班里四十多个孩子,韩流最让我心疼,那么懂事那么大气。你说,就这样的孩子,将来能不出息吗?机会的雨点不砸他砸谁啊!”
③晚上,你放学回家时,我在楼下等你。看到我,你的小嘴张成了0型:“妈,你去相亲啊?”我假装打你,说:“不管以后干的活多脏多累,我也得打扮自己,不能老给你丢分。怎么样,你妈还行吧?”你马上跳起来回答:“绝对美女!”那一刻,我真想抱你,可是,我很快发现,虽然你只有 一米三,很瘦,但在妈妈的心里,你已经长成了一棵亭亭的树,令我想到依靠,而不是拥抱。
④你上初中的那三年,我们分别送走了爷爷奶奶,那个拥挤的家一下空荡下来,心,似乎也空了。那天晚上,你做的饭,临睡前,你给我和你爸打的洗脚水,边洗边说:“以前光给爷爷奶奶洗了,现在你们终于也有这待遇了。”儿子,那一刻,我真想对你说,不要向妈妈学习,因为没有哪个母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太累。
⑤就在我们生活的担子越来越轻的时候,爸爸的情绪越来越糟糕。在他39岁生日那天,你用多日不吃中饭节省下来的钱给他买回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然而,推开家门,等待你的是爸爸割腕自杀后的惨烈场面。上初三的你,先用毛巾扎住了那还在淌血的手臂,然后拨打了120,直到经过两个小时的抢救,爸爸脱离了生命危险,你才打电话给我。在病房的门口等到我,你对我约法三章:“不许责备,因为坐在轮椅上的人是爸爸,不是咱俩;不许同情,这样会助长他的悲观情绪,这件事他做得不对;不许害怕,有我呢,我一定把这件事处理好,让我爸永远不再动这个念头。”
⑥你的话,让我忘记了哭。我不敢相信,你已经长到这么大,大到令我目瞪口呆的地步。
⑦从那天开始,你放学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先把爸爸推到小区的院里。瘫痪前,他除了是一个铁路工人,还有一门理发的手艺。为了让爸爸觉得他还有用,你早在他出院之前,便挨家敲邻居的门,希望他们能够来爸爸这里免费剪发。
⑧渐渐地,小区里的人都知道了你,好多家长有意地让自己的孩子跟你交往。你那么乐意帮助别人,我曾亲耳听你教训一个比你还大的高二男孩儿:“警告你,下次见你跟你爸妈那样没教养地说话一次,我打你一次。还有,再这么说话,就别出去说住在咱院里,咱院跟你丢不起这人。”
⑨你如何让那个比你高一头的孩子服你?我居然是从别的孩子无意闲谈中得知的。你曾被院里的大孩子欺负过,其中一个孩子头儿一度每天都要劫你的钱,你舍不得钱,就让他打。直到有一天,那个孩子被另外一个比他大的孩子欺负,你没有旁观,帮了咱院的孩子。事后,那个大孩子问你:“干吗帮我?”你说:“你是咱院里的孩子头儿,如果那天你输了,咱院的孩子以后都没好日子过。我以前不动手打你不是因为打不过,是因为我把你打坏了,还得让我妈出钱给你治,我舍不得我妈,她赚钱不容易。”
⑩那一刻,我无比自责,我对你的世界居然如此陌生,我是一个如此粗心的妈妈。
⑪你的爸爸在被人需要的成就感里越来越开朗了,你更是不用我额外地操心,我的心情于是一日好过一日。一天,我一边做饭一边唱歌,哼到浑然忘我的地步,回过神来才发现你倚在门边看我。我的脸红了……你大呼小叫地冲过来:“妈,原来你唱得这么好啊,你要是早几年出道,这不就是小李谷一吗?”我敲你的脑门:“臭小子,拿你妈开心是不是?”你对我说:“妈,你得有点儿爱好,这样你再喊‘买布头’都会觉得你跟别人不一样。”以后我依然每天天不亮就去打工,日子依然很辛苦,可是,中午回到家后,我便把自己打扮成淑女的样子,和小区里一些志同道合的老友去公园里吹拉弹唱。
⑫当“非常6+1”栏目组打电话给我时,我整个人都呆住了。是你帮我报的名!我在心里怪你给我添乱,可是你却轻描淡写地对我说:“你就当央视的舞台是咱长春的南湖公园就行了。”我不能拒绝你,儿子,忙于生计的我,从来都不是你的脸面,这一次,我也想让你为我骄傲一次。
⑬我没有想到李咏会在我上台后的访谈里,设置了让我和你通话的环节。电话接通时,我居然不知道跟你说什么好。情急之下,我居然脱口而出:“儿子,下辈子别做妈妈的孩子,因为没有哪个母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这么用心良苦,这么为家百般操劳……”说到这里,我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⑭“妈妈,来生,我还做你的儿子。你不知道,做你的儿子有多幸福,很少被批评,经常被信赖。送一句话给你:你是我的骄傲,将来,我也会成为你的骄傲。”
⑮我不在乎生活给了我什么样的寄语,可是你却给了我最高的礼遇。
⑯明天,你就要踏上南下的火车,开始你的大学生涯。你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活,我深深为你高兴,超越了一个母亲狭隘的不舍。看着你在眼前晃来晃去,事无巨细地安顿我和你爸爸的生活,我贪婪地享受着这一刻。我想起了盖茨对他妈妈说过的一句话:“我永远怀念与你一起生活的那段美好时光。”而我,想对远行的你说:儿子,因为有你,我的生命一直都是美好时光。 ----------节选自《意林》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十年春,齐帅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