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向2mL5%的双氧水中分别滴加2滴0.1mol/L的Fe2(SO4)3和0.1mol/L的CuSO4溶液,前者产生气泡较快 | 对双氧水分解催化效率:Fe3+>Cu2+ |
B | 向2mL0.1mol/L酸性KMnO4溶液中分别滴加3mL0.1mol/L和3mL0.2mol/L的H2C2O4溶液,后者首先褪色(提示:反应的部分关系为2MnO4-+5H2C2O4—2Mn2++10CO2) | 其他条件不变时,H2C2O4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
C | 取两支试管a和b,各加入5mL0.1mol/LNa2S2O3溶液;另取两支试管c和d,各加入5mL0.1mol/LH2SO4溶液;将a、d放入热水浴中, B、c放入冷水浴中,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热水浴中先出现浑浊。(S2O32-+2H+=SO2↑+S↓+H2O) |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
D | 用3mL稀H2SO4溶液与足量Zn反应,当气泡稀少时,加入1mL浓H2SO4 , 又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 H2SO4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月的或结论 |
A | 用激光笔分别照射蛋白质溶液、硅酸溶胶 | 将二者区别开 |
B | 将C2H5OH与浓H2SO4在蒸馏烧瓶中混合后加热至 170℃,烧瓶内逸出的物质通入到酸性KMnO4溶液中 | 检验有无乙烯生成 |
C | 将Al(OH)3置于适量0.2mol•L﹣1 FeCl3溶液中,﹣段时间后可得到红褐色固体 | 溶度积:Ksp[AL(OH)3]>Ksp[Fe(OH)3] |
D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 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热,再加碘水 | 溶液变蓝 | 淀粉没有水解 |
B | 将 | | 有乙烯生成 |
C | 向 | 产生砖红色沉淀 |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
D | 将乙醇加入浓硫酸中,快速加热到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 | 溴水褪色 | 不能证明有乙烯生成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