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连璧者,字玉梧,吾乘北郭人也。性至孝,父鸿胪丞,晚得异疾,医不治。有道士衣破絮,至其家,谓璧曰:“是非脔乳熊,莫能疗也。”乃徒步入秦中,璧日伺幽箐伏莽,灌木丛祠,踪迹熊穴。窥熊出,潜刃其乳二,怀之出。熊至璧仓皇惊堕崖谷下伤两趾病不能步而持乳熊如故也。夜宿废庙中,屐声入。璧察之,乃曩所遇道人也。璧大骇:“师何至是?”道士曰:“待尔久矣!”乃以药傅璧足,辄能立。道士授一书,皆符咒,曰:“尔善用,后四十年,与尔会鸠兹之市。”璧遂至家,父吞乳熊肉,瘥。

    后数年,父以他病殁。璧愈厌弃世俗,欲为五岳游。乃稍稍理前道人所书,能隐形,驱风雷雨,又剪纸为人马甲盾器械。客侍御游公幕府。崔、魏忌侍御,祸家又以侍御匿妖妄报。缇骑至,缚侍御与璧。槛车至河西务,璧曰:“烦诸公致词中贵,我野人不习豪家,欲他往。”诸缇骑急视之,槛屋寂无人矣。璧与侍御亡淮上,璧曰:“君可归楚中。”是时璧变姓名为张思任,于是朝廷捕亡者张思任。

    璧乃潜某宗伯家,遇之厚。时权要与宗伯卻,璧曰:“国贼也!”乃走长安上书劾权要险狠倾善类,为逆阉复仇,宜司寇请室。上大怒,执之,就斩西市。桎梏忽脱地,寂无人矣。是时,璧又变姓名为李抱真,于是朝廷捕亡者李抱真,而璧之家人不知也。

    璧辄忆前道人约,至鸠兹市,僦居候道人,且三载。一日,人大呼墙外曰:“此中匿亡者三人,曰宋连璧、张思任、李抱真,可速出!”璧大骇无措,其人已排闼入,则昔所与别道人也。责之曰:“以尔夙有道契,故授之书,尔奈何与党锢事,为天下逋逃客耶?吾以此迟三年始至。”璧顿首谢 , 愿自此与师永绝世缘,不复恋妻孥矣。道人曰:“不可!尔还里,当再与家人见。”

    璧遂携药囊抵家。其妻已丧久,儿梦瑞,璧去方周岁,见不复认。璧同母弟珠,当捕张、李时,亦疑其为兄,终未敢以告人也。至是心动,趣之,急启扉,兄弟各相识,因抚其子,具告所以 , 留数日去。

(选自李焕章《爽韵居集》,有删节)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稍稍理前道人所书    使人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B、璧与侍御亡淮上        夫普,何厌有(《烛之武退秦师》) C、司寇请室            维扬帅逐客之令(《指南录后序》) D、具告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熊至璧/仓皇惊堕/崖谷下伤两趾/病不能步/而持乳熊如故也 B、熊至璧/仓皇惊堕崖谷下/伤两趾/病不能步而持/乳熊如故也 C、熊至/璧仓皇惊堕/崖谷下伤两趾病/不能步而持/乳熊如故也 D、熊至/壁仓皇惊堕崖谷下/伤两趾/病不能步/而持乳熊如故也
(3)、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B、“逆阉”,旧指弄权作恶的宦官。清朝魏忠贤专权,被人们称为“逆阉”。 C、“党锢”,指古代禁止某些政治上的朋党参政的现象。 D、“顿首”,指以头叩地而拜,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璧察之,乃曩所遇道人也。

②璧大骇无措,其人已排闼入,则昔所与别道人也。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父彻,举后唐进士,至左拾遗。祐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汉初,重威移镇睢阳,反侧不自安,祐尝劝之,使无反汉,不听。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

    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由魏县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知制诰。六年,转户部员外郎。

    太祖征太原,已济河。诸州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之,将以稽留罪转运使。赵普曰:“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即命祐知潞州。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

    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祐代之,俾察彦卿动静,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继以用兵岭表,徙知襄州。湖湘平,移知潭州。召还,摄判吏部铨。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遂出祐为镇国军行军司马。

    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太宗谓祐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卒,年六十四。

    初,祐掌诰,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一日,以宇文融排张说事劝释之,多逊滋不悦。及普再入,多逊果败,与宇文融事颇类,识者服其先见。

(节选自《宋史·王祐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造,字玄宰,博陵安平人。少涉学,永泰中,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为友,皆侨居上元,好谈经济之略,尝以王佐自许,时人号为“四夔”。浙西观察使李栖筠引为宾僚,累至左司员外郎。与刘晏善,及晏遭杨炎、庾准诬奏伏诛,造累贬信州长史。朱泚之逆,造为建州刺史,驰邻州,齐举义兵,德宗闻而嘉之。及收京师,诏征造至蓝田,以舅源休明逆伏诛,上疏请罪,不敢即赴阙。上以为知礼,优诏慰勉,拜吏部郎中、给事中。贞元二年正月,与中书舍人齐映各守本官,同平章事。时兵乱之后,仍岁蝗旱,府无储积,德宗以造敢言,故不次登用。造久从事江外,嫉钱谷诸使罔上之弊,乃奏天下两税钱物,委本道观察使、本州刺史选官典部送上都;其尚书省六职,令宰臣分判。诸道有盐铁处依旧置巡院勾当河阴见在米及诸道先付钱物委度支依前勾当其未离本道者分付观察使发遣仍委中书门下年终类例诸道课最闻奏造与元琇素厚,罢使之后,以盐铁之任委之。而韩滉方司转运,朝廷仰给其发。滉以司务久行,不可遽改。德宗复以滉为江淮转运使,余如造所条奏。元琇以滉性刚难制,乃复奏江淮转运,其江南米自江至扬子凡十八里,请滉主之;扬子已北,琇主之。滉闻之怒,掎摭琇盐铁司事论奏。德宗不获已,罢琇判使,转尚书右丞。其年秋初,江淮漕米大至京师,德宗嘉其功,以滉专领度支、诸道盐铁转运等使,造所条奏皆改。物议亦以造所奏虽举旧典,然凶荒之岁,难为集事,乃罢造知政事,守太子右庶子,贬琇雷州司户。造初奏太锐,及琇改官,忧惧成疾,数月不能视事。明年九月卒,年五十一。

(节选自《旧唐书·崔造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邛州知州杨君笠湖传

袁枚

    雍正间,西林鄂文端公作苏州布政使,设春风亭,招致四方贤俊,皆以耆旧见重,而以十四岁童子与会者,唯杨君一人。君名潮观,字宏度,号笠湖,常州无锡人,生而沉默寡言,秩秩见于面目。以乾隆元年举人,历宰晋豫滇南三省,迁知四川简邛二州,再调泸州。

    在文水五年编审之期,历年徭役不均,君亲加区别,除鳏寡孤独者千余人,过杞县有羸男惫妇百余焚香跪道旁,乡保指曰:“此公所活氓也。”君愕然,乡保曰:“公不记某年闻赈归来一案乎?大府不准报销,此辈皆公捐俸所活氓也。”亡何,长子掄举进士,而公奉调泸州,年逾七十,初志不欲往。旋闻泸大饥,道殣相望,慨然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即到官碾谷,检交一切在官闲款,分设三粥厂。在泸不满百日,凡活五十九万七千人。笑曰:“吾事毕矣!”即以老乞归。

    河南布政使苏崇阿查赈,问有滥否。曰有。有遗否,曰有。苏怒,厉声曰:“又遗又滥,何以为赈?”君曰:“口称无遗滥,而心不自信,故不敢欺公。”苏曰:“然则,汝有可信者乎?”曰:“官无侵吏无蚀,是可信也。”苏嘉君言之诚,慰劳而去。君以古贤自 , 与今之从政者格格不入。

    河南灾,奉檄办河料二百万,君频蹙曰:“野无青草,何能办料?”即民疾苦求免。俄而有省会来者曰:“君痴矣!此是上游知君杞县有累,故特多其数,为君生财计,君不解,乃固辞耶?”君笑曰:“吾诚不解!”亦卒不问其作何解也。君常自言,居官信心而行,投艰不辞,理繁不乱,然往往有者。在杞县回署,求赈者麻集,有一人裸而攀车,隶人逐去,次日早出已死深雪中。泸州营兵借谷所送,册漏造防汛者姓名续请,而君病竟忘补给。以此二事时时抱憾。呜呼,今士大夫乘坚策肥,知有己而已,视民若秦越,人之不相关,君能仁其民,而过后犹痛然,其行事居心岂凡所及耶!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良论  

(清)龚自珍

庖丁之解牛,伯牙之操琴,羿之发羽,僚之开丸,古之所谓神技也。戒庖丁之刀曰:多一割亦笞汝,少一割亦笞汝。韧伯牙之弦曰:汝今日必志于山,而勿水之思也。矫羿之弓,捉僚之丸曰:东顾勿西逐,西顾勿东逐。则四子者皆

人有疥癣疾,则终日抑搔之;其疮痛,则日夜抚摩之,犹惧未艾,手欲勿动不可得。而乃卧之以独木,缚之以长绳,俾四肢不可以屈伸,则虽甚痒且甚痛,而亦冥心息虑置之耳。何也?无所措术故也。

律令者,吏胥之所守也;政道者,天子与百官之所图也。守律令而不敢变,吏胥之所以侍立而体卑也;行政道而惟吾意之所欲为,天子百官之所以南面而权尊也。为天子者,训迪其百官,使之共治吾天下,但责之以治天下之效。不必问其若之何而以为治,故唐、虞三代之天下无不治;治天下之书,莫尚六经,六经所言,皆举其理、明其意,而一切琐屑牵制之术,无一字之存,可数端瞭也。

约束之,羁縻之,朝廷一二品之大臣,朝见而免冠,夕见而免冠,议处、察议之谕不绝于邸钞。部臣工于综核,吏部之议群臣,都察院之议吏部也,靡月不有。府州县官,左顾则罚俸至,右顾则降级至,左右顾则革职至。其不罚不议者,例之所得行者,虽亦自有体要,然行之无大损大益。盛世所以期诸臣之意,果尽于是乎?

夫聚大臣群臣而为吏,又使吏得以操切大臣群臣,虽圣如仲尼,才如管夷吾,直如史鱼,忠如诸葛亮,犹不能以一日善其所为,而况以本无性情,本无学术之侪辈耶?

夫乾纲贵裁断,不贵端拱无为 , 亦论之似者也。然圣天子亦总其大端而已矣。至于内外大臣之权,殆亦不可以不重。权不重气不振,气不振则偷,偷则敝。权不重则民不畏不畏则狎狎则变待其敝且变而急思所以救之恐异日之破坏条例将有甚焉者矣。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