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根据《带刺的朋友》课文内容,下列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脚步很快。 B . 恍然大悟:形容突然醒悟,一下子全明白了。 C . 斑斑驳驳:一种颜色中杂着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
    【考点】
    【答案】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31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文段,并回答文后问题

    生命的琴弦

        很久以前,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住着两个盲人:年长的是师(fù  fu),年幼的是徒弟。小山村很贫穷,也很荒凉,这里的村民就在贫瘠的土地上种些粮食,一年一年,这样勉(qiánɡ  qiǎnɡ)维持填饱肚子。

        在这个贫困的山村中,师徒二人没有任何生活依靠和来源,他们不得不外出谋生。师傅弹得一手好琴。于是,他们四处流浪,脚步走过了很多城市和小镇,靠弹琴为生。

        那一年,师傅七十多岁,徒弟二十多岁。这时,师傅已经弹断了999根琴(xián  xuán)。

        相传,师傅的师傅临终前对师傅说:“我有一张祖传的复明药方,上面写着吃什么药,眼睛能重新看到东西。药方放在你的琴槽里,但是你必须要尽心尽力地弹琴,等到弹断第1000根琴弦的时候,才可以取出药方来。不然的话,再灵的药方也没有用。”

        五十多年来,为了实现复明的梦想,为了谋生,师傅一直没有忘记他师傅的话,认真而执着地弹琴。他所走过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优美的琴声,给别人带来了欢声笑语,同时,自己也感到了满足。在他途经的一个小镇上,收留了现在的徒弟,并且教会了他弹琴。

        终于有一天,师傅弹断了第1000根琴弦。

        当他取出琴槽中的药方,急切地到药店取药时,掌柜却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

        尽管他非常失望,但还是明白了师傅的一片苦心。因为有这个药方,他才有了生存的勇气和希望。

        后来,他又(zhèn  zhènɡ)重地对徒弟说:“我有一个复明的药方,放在你的琴槽里。记住,只有当你用心地弹断1200根琴弦时,你才能打开它。”

        据说,这个小徒弟也虔诚地向师傅作了承诺,为了那个生命的希望和梦想,最终他活了100岁,可也没有弹断1200根琴弦!

    认真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孙犁的一封回信

        1955年秋,那时我在一中上高二,课余最爱读孙犁先生的作品,尤其对他的《风云初记》读了两遍还爱不释手。得知孙犁先生在天津日报社任副刊编辑,就贸然给他写了封信,询问《风云初记》书名来历 , 为什么叫“风云”,又为什么叫“初记”。这是个浮浅而略显幼稚的质疑。信寄出后,我想孙犁是位大作家,又是位大编辑,兴许没时间理会一个普通中学生。二十几天过后,寄信之事便有些淡薄了,也不去传达室探看有无报社来信了。

        一天,忽然有同学对我说有我的信,是天津日报社寄来的。我惊喜异常 , 急忙跑到传达室取来信函,心里高兴却藏而不露,悄悄将信放到书包里,准备回家细读。

        晚上静下来展信观看,红格毛边纸信笺上,毛笔竖写信文,行楷清晰而隽秀。抬头称呼“马同学尊鉴”,信开头首先为迟复而道歉,接着便解答我提出的问题。大略说,“风云”是比喻局势像风云那样突兀变化,说明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及“三座大山”行将崩溃的情状。“初记”是小说卷册序次,这本书只是“初记”,还要继续写“二记”、“三记”。结尾祝语叫“顺颂学安”,落款孙犁,后具年、月、日。尺把长的信笺写了三张。信写得中规中矩一丝不苟,态度平易而谦恭,真令我由衷感动、钦佩、敬仰。

    【注】孙犁,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