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龙井题名记

秦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 , 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 , 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 , 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 , 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淮海集》)

【注】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②会稽:今浙江绍兴。③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⑤篮舆:竹轿。⑥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⑦惠因涧:山涧名。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①以邀余入山

出郭,日已夕

足于惠因涧

不时至,去矣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②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3)、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内容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换暖
包利民

①腊月的风如杀猪般在窗外嚎叫着,叫醒了炕上的老两口。老李头蜷在暖暖的被窝里不想动,老李太太却一边穿衣服一边隔被踹了老李头一脚:“快点儿,车就要开过来了!”
②老李头嘟囔着:“去那么早干啥?也没人抢你的!”
③老李太太白了他一眼,说:“老人说过,多受点苦,后辈儿就多享点福,咱们多冻一会儿,孩子就能多暖和一会儿,说一百遍你也记不住!”
④两人收拾停当,各夹着一个旧丝袋,手里都拿着笤帚和搓子,老李头则多了一杆点着了的烟袋。一推门,大雪就像扯碎了的棉花套子从天上掉下来。两人呼着团团的白气,挟裹着一身的雪花向不远处的土路上走去。
⑤他们就站在路边,天已经放亮,浓密的雪花遮住了向远处看的目光。老李头狠吸了一口烟,说:“我说出来早了吧?”
⑥“能冻死你?”老李太太说,“这么冷咋没把你的烟冻灭呢?”
⑦烟袋锅里的烟叶在风雪中固执地燃烧着。这时,几声汽车嗽叭声穿透呼啸的北风传了过来。两人立刻后退了几步,引颈张望。一辆大卡车从东边远远地开过来,像一团移动的影子。车速慢了一些,可能是因为土路不平整,加之雪厚,车时快时慢地颠簸着从他们身边驶过。
⑧这是一辆装满了煤的军用卡车,随着颠簸,许多煤块纷纷滚落下来。两人看着车跑远,就像融进大雪里没了影儿,才各自向着一个方向沿路去扫拾那些煤块儿。两人其实并不老,也就五十左右的年纪,可是长年的农事操劳风吹日晒雨淋雪打的,使得看上去就像七老八十的样子。
⑨当天大亮起来,村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地传来,两人已经各自背着一丝袋的煤汇合在刚才的等车处。老李头的烟袋像枪一样别在腰上,A老李太太脸上全是笑意:“今儿比往天都多,看来这场雪下得真好!”
⑩来时的脚印已经被雪填平,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自家的院子。院子西侧有一个小小的仓房,老李头一脚把门踹开,把一袋煤哗啦一声倒进去,然后接过老伴儿的那一袋也倒了进去。老李太太伸头往仓房里看了看,里面已经堆了不小的一堆煤,B于是脸上的笑就更灿烂了。
⑪从房后抱了一捆柴禾,老李头进屋后开始烧炕点炉子。C老李太太兀自一脸的笑,问:“你说,再捡上半个多月的煤,等儿子放假回来,够不够烧一个月的炉子?”
⑫老李头低哼一声:“就你能惯着他!从小就在这屋里长这么大,也没冻坏,就你咸吃萝卜淡操心!”
⑬老李太太却说:“那不一样,儿子上大学,住的是楼房,屋里热乎着呢!这都习惯了,冷不丁回家,肯定受不了!再说儿子这是第一年去上学,放假回来,咱们家咋地也得整热热乎乎的!你这死老头子是不是没长心?咱们也就起早出去那么一会儿,又冻不死,让儿子好好在家过个年能怎么的?”
⑭老李头低下头,偷偷地笑了一下,继续烟薰火燎地往灶坑里塞柴禾。不一会儿,炉子也点着了,炕也暖了,两人盘腿坐在炕上吃早饭,屋里渐渐地暖和起来。
⑮外面依然是风吹雪舞。就在刚才的那条路上,在很远处,在军用卡车里,两个年轻的小战士正在闲聊。旁边坐着的问开车的:“怎么每次经过这个屯子你的车开得都不那么稳当了?”
⑯开车的战士说:“那是我故意的。你没看到天天都有两个老人站在路边等着吗?他们就是想捡些咱们车上掉的煤,我开得不稳当,就能多颠下一些煤去!我想起了自己的爸妈,他们也在农村,很不容易啊!咱们掉那点煤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天的暖和,用那点煤换来两个老人的暖和,我觉得挺好!”
⑰两个人沉默下来,心里却都充盈着一股暖意,便忽然觉得,用那一点煤换来这种心里的温暖,真好!
摘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4期

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三十三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材料二

祖逖闻鸡起舞

(祖逖)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 , 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琨觉,曰:“此非恶声也!”起舞。

——《晋书•祖逖传》

范仲淹断

(范仲淹)修学时最为贫窭,与刘某同在长白山僧舍,日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备数十茎,醋汁半盂,入少盐,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彭乘《墨客挥犀》卷三

【注释】

①绸缪(chóu móu):交情深切。②断:断开。③齑: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④画:同“划”,划分,计划。⑤啖:吃。

材料三

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节选)

张岱年

 ①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

②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一个民族应该对于自己的民族精神有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

③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汉代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周易大传》被认为是孔子的著作,因而具有最高的权威,所以这些名言影响广远。广大的劳动人民也具有发愤图强的传统,与《易传》的名言也不无联系。

④《易传》虽非孔子所著,但确实是孔学的发展。孔子赞扬“刚毅”。曾子提倡“宏教”。《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弟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引千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

⑤“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西周末年史伯区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半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所谓“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所容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重视。而清末顽固派拒绝西学,事实上是违背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

⑥我们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并不是说对于这些问题没有意见分歧,也不是说历史上任何人都能表现这种精神。历史上,每次外族入侵,广大群众奋起反抗,但是总有不少卖国求荣、引狼入室的投降派。在封建时代,奸相佞臣、贪官污吏。更是充满了史册。我们只是说,在传统思想中,广泛流传而又具有推动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的,是《周易大传》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湛思想。这些思想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

⑦近代西方国家都宣扬自己的民族精神。如法国人民鼓吹法兰西精神,德国人民提倡日耳曼精神等等。中华民族必有作为民族文化的指导原则的中华精神。古往今来,这个精神得到发扬,文化就进步;这个精神得不到发扬,文化就落后。正确认识这个民族精神之所在,是非常必要的。

(选文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