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后来寻找桃花源时“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

A、暗示桃花源是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产物 B、暗示通往桃花源的路曲折而遥远 C、暗示庸俗的人是无法进入美好境界的 D、暗示桃花源已经绝迹了,无法寻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魄,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生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二)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①夜缒②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③,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④?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⑤,行李⑥之往来,共⑦其乏阑,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⑧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⑨,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⑩,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11)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  与郑人盟。使杞子、逄孙、扬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注】①烛之武:郑国臣子。②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③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围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④邻:邻国,指晋国。⑤以为东道主: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⑥行李:出使的人。⑦共,同“供”,供给。⑧为晋君赐:给予晋君恩惠。⑨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⑩肆,延伸,扩张。封:疆界。(_____)阙:侵损,削减。

文学鉴赏组组织了一次以“桥接古今,文化传承”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希望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探讨宣传推介上虞古桥、助力旅游品牌打造的方案策略。请你参与文献研读活动,寻找可资借鉴的点点滴滴。

【甲】红桥游记

[清]王士祯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溪塘,幽窈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孥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 , 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 , 今之视昔,亦有然耶!壬寅季夏之望 , 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偶然漾舟,援笔成小词二章,诸子倚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夫!丝竹陶写,何必中年? 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 , 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也。

【乙】八声甘州·神往红桥修禊

纪宝成

又春光好处,诵绿杨城郭是扬州。 念红桥修禊,冶春盛事,旖旎心头。 辉映流觞曲水,击钵赋诗游。隔代知音在,文脉悠悠。雅意无分今古,偕茂林修竹,雨燕翔鸥。更清欢如许,物我共因由。但骋怀、澹烟芳草,又心驰、柳岸系兰舟。 安能负、绿黄红紫,静水深流。

【注释】①祛(xuàn)服:盛服,艳服。②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王羲之和谢安在冶城对话,谈论当时虚谈废务的世风;齐景公和晏子游于牛山,感怀人生短促。③壬寅季夏之望:康熙元年(1662)六月十五日。④遘(gòu):遇,遭遇。⑤修禊(xì):古代传统风俗,农历三月上旬的已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嬉戏以拔除不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