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新泰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五四制)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③鹏之徙子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搖而上老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B、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C、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岛,其/名为鹏 D、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2)、对四个画线句子翻译有误的—项是(    )
A、①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是鹏。 B、②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C、③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的时候是在六月。 D、④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3)、对大鹏这一形象特点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硕大无比 B、力大无穷 C、志存高远 D、追求极致
(4)、对于本文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而飞”,愤怒飞翔,一跃而起。“怒而飞”三字,可以说是穷形尽相地写出了一个庞然大物在极为愤怒时起飞时突飞迅猛的样子,非常传神。 B、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表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C、“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甲】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③,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

【注释】①奉议:官名。②奉思:思念。③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念。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