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3,4−亚甲二氧基苯甲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微溶于水,实验室可用KMnO4氧化3,4−亚甲二氧基苯甲醛制备,其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向反应瓶中加入3,4−亚甲二氧基苯甲醛和水,快速搅拌,于70~80 ℃滴加KMnO4溶液。反应结束后,加入KOH溶液至碱性。

步骤2:趁热过滤,洗涤滤渣,合并滤液和洗涤液。

步骤3:对合并后的溶液进行处理。

步骤4:抽滤,洗涤,干燥,得3,4−亚甲二氧基苯甲酸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反应过程中采用的是加热操作。
(2)、步骤1中,加入KOH溶液至碱性的目的是
(3)、步骤2中,趁热过滤除去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4)、步骤3中,处理合并后溶液的实验操作为
(5)、步骤4中,抽滤所用的装置包括、吸滤瓶、安全瓶和抽气泵。
举一反三

某化学小组同学为研究氯气制备和氯水的成分及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制备氯气。下图是实验室利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纯净、干燥氯气装置图。

(1)M仪器的名称是{#blank#}1{#/blank#},①中反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lank#}2{#/blank#}。
(2)②中存放的试剂的作用是{#blank#}3{#/blank#}
(3)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lank#}4{#/blank#}。
(4)已知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中,发生反应为:Cl2+KOH——KCl + KClO + KClO3+ H2O(未配平),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溶液中ClO与ClO的个数之比为3∶4,则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blank#}5{#/blank#}。

【实验2】研究氯水性质。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表。

资料:淀粉的特征反应——遇I2变蓝色

 

实验2-1

实验2-2

实验操作(氯水均为新制)

实验现象

溶液变蓝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5)实验2-1可证明氧化性{#blank#}6{#/blank#}(填“>”或“<”); 实验2-2中使溶液褪色的粒子是{#blank#}7{#/blank#}。
(6)证明氯水中含有氯离子的方案是{#blank#}8{#/blank#}。
(7)同学们发现久置的氯水会失去漂白性,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为探究氯水失效的原因,进行实验:用强光照射盛有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数据,得到下曲线。

上两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是{#blank#}9{#/blank#}(用化学方程式和文字说明)。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