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容易
福建省厦门市2018-2019学年高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A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
B |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 HB酸性比HA强 |
C |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 | 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 溴乙烷未发生水解 |
D | 向1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Y,加热 |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 Y中不含有醛基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SO2通入足量的稀Fe(NO3)3溶液 |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 | 氧化性:HNO3>稀硫酸>Fe3+ |
B | 相同条件下,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 | 前者pH比后者的大 | 非金属性:S>C |
C | 将表面氧化的铜丝从酒精灯的外焰慢慢移向内焰 | 黑色的铜丝变红色 | 氧化铜被酒精灯内焰的乙醇蒸汽还原 |
D | 取适量NH4Al(SO4)2样品置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 |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 | NH4Al(SO4)2溶液中存在NH4+ |
选项 | 实验事实 | 解释 |
A | 水加热到较高温度都难以分解 |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
B | 白磷为正四面体分子 | 白磷分子中P﹣P键间的键角是109°28′ |
C | 用苯萃取碘水中的I2 | 苯和I2均为非极性分子且苯与水不互溶 |
D | H2O的沸点高于H2S | H﹣O键的键长比H﹣S键的键长短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检验Na2SO3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 将Na2SO3样品溶于稀硝酸后,滴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
B |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C |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 向沸水中滴加氯化铁稀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
D | 证明Mg(OH)2沉淀可转化为Fe(OH)3沉淀 | 向2mL 1mol/L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 FeCl3溶液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