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副对联,要求内容贴切,符合四、四、七言的格式。

示例:屈原:亲不负楚,疏不负楚,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补天浴日大文章。

材料:

李白    李清照    鲁迅

词苑千载    诗中无敌    众浪齐奔    痛忆旧雨    殿上脱靴    惊闻陨星   

江头披锦    先生作古    大河百代    群芳竞秀    译著未成    酒里称仙

才气公然笼一代    中国何人领呐喊    盛开一枝女儿花

淘尽万古英雄汉    狂名直欲占千秋    文坛从此感彷徨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带不带孙子,是个家庭伦理和习俗问题。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爷爷奶奶带孙子似乎是________的事,殊不知这并非法定义务,而儿女赡养老人则是法定的,二者并不是交换回馈关系。老人把子女抚养成人,已经尽过义务了。按人类社会接力式延续的规律,“不管隔辈人”并非道德缺陷。再者,爱孩子有多种表现方式,没天天待在家里带孙子,并不等于不疼爱孙子。

    让老人带孙子这类“家务啃老”已是社会上________的现象,(    )。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无力分担家务和带小孩,也是事实。老人与孙子孙女之间毕竟血浓于水,帮忙带小孩也是亲情使然。但是,毕竟父母年纪大了,精力也有限,他们有权享受生活,子女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老人不愿意带孙子辈,其实也是对子女责任意识的一种呼唤。

    作为家庭成员,要认清各自的法定责任。我们的许多习惯做法与法律对冲,往往忽视自己是否欠缺相关法律知识不是什么大事。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涵养法治精神,用法治思维来审视习惯,看清道德的边界。老人乐意带孙子孙女是人之常情,不愿意带也________。如果老人不愿意带孙子,做子女的也不该突破法律底线,用过分的话对老人________。

仿照例句,请为张富清老人写一则颁奖词,不超过75个字。

    (样例)卢永根教授将十个多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颁奖词: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里;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材料)2019年7月26日,北京京西宾馆,一张照片定格珍贵瞬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会见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看到94岁的老英雄张富清,习近平总书记俯下身,双手紧握住老人的手,深情地说:“你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楷模!”一时间,掌声四起。

    这是对英雄的致敬,更是对英雄模范的礼赞!

    张富清,94岁,原西北野战军战士,曾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战功赫赫。从部队退役后,他选择扎根偏远山区,一心为民,默默奉献……虽历经风雨,老英雄仍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忠贞不渝。

颁奖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