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默写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同步练习
①赞美柳树的:题目:《》作者:
②折柳送别的:题目:《》作者:
③边塞悲壮、苍凉的:题目:《》作者:
村居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①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②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
从古诗文中古人对待朋友离去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blank#}1{#/blank#},{#blank#}2{#/blank#}感觉到伯牙的消极人生观;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勉朋友的两句诗{#blank#}3{#/blank#},{#blank#}4{#/blank#}我们却能感觉王勃的乐观态度。
春晓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这首诗的作者是{#blank#}5{#/blank#}朝的{#blank#}6{#/blank#}。这是一首描写{#blank#}7{#/blank#}的一首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