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2019年初中社会法治毕业生学业评价考试模拟试卷
①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 ②成立民国政府,担任民国总统
③创办黄埔军校,培养革命人才 ④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组织北伐战争
材料一:近代史上日本曾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求和。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下,众志成城,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材料二:中国向何处去?两次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和回答。中国的近代化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八一南昌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在艰难探索中,中华民族最终选择了新的发展道路。
材料三:从“租界华人不得入内”到“国统区的民不聊生”再到“天安门城楼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见证了近代中国人民社会地位的巨变。
材料一:“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率先喊出来的。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他把兴中会的纲领概括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金冲及《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材料二: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作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自豪而又自信的经典口号。
材料一:【群众】“群众”一词在1919年前,使用很少。1919年以工人为主力的群众爱国运动凸显了群众的力量,随后工人运动在新力量的领导下继续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1925年,群众的使用次数达到新高峰,常用作“工农群众”“劳动群众”等
材料二:【新中国】“新中国”一词最早出自1902年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提出:“我们就是要从革命这条路去走,拿革命的主义救中国”;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为建立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
材料三:【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