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四中(五四制)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所需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②
(2)、小明同学想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他选择了C装置,你帮他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装置标号,下同),写出该方法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3)、小华同学要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她也选用了C装置,她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改进的地方是,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4)、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时,为了防止集气瓶底炸裂,实验前常采取的措施是,写出该实验变化的符号表达式为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6)、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O2=2NO2)。为了收集纯净的NO 气体,利用如图所示仪器Ⅰ、Ⅱ,用胶管将(填导管口字母)与c相连组成收集装置.收集时,应先在Ⅰ中

举一反三

为比较二氧化锰的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化学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1)请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或文字表达式:{#blank#}1{#/blank#}。

【定性研究】

(2)如图甲,实验前应先检查{#blank#}2{#/blank#}。用手捂住锥形瓶,若观察到{#blank#}3{#/blank#},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如图乙,可通过观察{#blank#}4{#/blank#}来比较不同用量的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

【定量研究】

(3)取2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将0.2 g、0.4 g、0.6 g、0.8 g二氧化锰装入锥形瓶中,塞紧橡胶塞,倾斜试管使试剂充分混合,测得装置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丙所示(产生氧气的体积用装置内压强表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的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相同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越多,产生氧气的速率就越{#blank#}5{#/blank#},但是产生氧气的总体积{#blank#}6{#/blank#}(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深入研究】

(4)在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

猜想1: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猜想2:二氧化锰的质量增加;猜想3:二氧化锰的质量减少。

你认为猜想{#blank#}7{#/blank#}(填“1”“2”或“3”)是正确的,请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blank#}8{#/blank#}

{#blank#}9{#/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