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有网民在其微信朋友圈发表有关四川凉山火灾中牺牲消防烈土的不良言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公安网警发现后,迅速组织民警开展查处工作,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这表明(   )
A、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B、尊重英雄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C、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D、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编纂民法典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基于民法内容体系非常庞大和我国国情,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了“两步走”的民法典编纂工作计划。在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论证会、听证会和研讨会等,邀请了不同领域的法学家、全国人大代表、司法事务等部门参加,并将草案在网上公布,征求社会意见。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宏观理念,到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等具体行为,民法典用一个个法条映照出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材料二   2023年12月1日至12月7日是我国第六个宪法宣传周,“宪法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摆放展板、悬挂横幅、发放法律知识手册、赠送普法小奖品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广泛宣传宪法的基本内容、地位以及生活中的体现等,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开展法治有奖问答、以案释法等,为群众答疑解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用接地气的语言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法律的温度。

发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和“法律明白人”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的作用,教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慈善法的决定,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自2024年9月5 日起施行。此次慈善法的修改,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慈善事业、发挥慈善作用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精神实质融会贯通在修法工作中,体现在法律精髓里,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慈善法的部分修改过程如下表:

2020年4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计划》将慈善法列入其中

2020年7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慈善法执法检查和慈善法实施情况评估工作。执法检查报告指出,由于发展晚、底子薄、规模小和各方面原因,目前,我国现代慈善事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2022年3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安排审议40件法律案,修改慈善法被明确列入其中

2022年12月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慈善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将慈善法修订草案印发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地方人大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征求意见;在中国人大网公布慈善法修订草案全文,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等

2023年12月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对慈善法修改决定草案进行审议,并全票表决通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