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开展“老年人与数据时代”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材料一:
(出自《人民网》)
材料二: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模达9.04亿,其中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最少。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约为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7603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2.6%。
材料三: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是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不要让老年人因为没有智能手机而成为“社会局外人”,关心关爱老年人的生活、为他们带来更多便利和幸福,这是包括家庭、社会、政府在内的共同责任。社会各界在破解“无机之困”这道发展难题上,应该携起手来。
面对智能化、数字化带来的数字鸿沟,需要年轻人来帮助父母和祖父母辈,进行“文化反哺”。比如,在浙江嘉兴图书馆,有一门专门课程,教授如何开关手机、怎么联网、怎样使用相机等“常规操作”。2019年,8名馆员共组织了159场讲座,吸引了60岁到89岁的众多老人参与。这是一堂关于生活的课程,也体现了信息化时代的人文关怀。
对一些互联网平台来说,要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替代选择,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智慧老龄社会新形态。有专家建议,除了在技术开发中更加注重老年人需求和习惯外,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方面,也要给老年人提供多元选择和替代方案。现实中,不少地方多措并举,帮助老年人融入移动互联网世界。在上海,有医院调大门诊标示、诊间字体,改善在线预约系统布局,致力优化老年就医环境,打造“老年友好界面”;在浙江杭州,市民卡和健康码深度融合,老年人刷一下卡就能看病就医、公交出行。可以说,给老年人在风驰电掣的“快时代”留个“慢选项”,才能填补代际间的数字沟壑,让老年人享受到数字时代的馈赠。
(材料根据《人民网》等报道编写)
材料四: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