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四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练习题
材料一: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到国外。
材料二:到德川幕府统治末期,在日本经济较为发达的许多地区和部门,手工工场的发展已经十分广泛。……总的说来,日本已开始进入“真正的手工工场时期”……
材料三:19世纪初期和中期,一些下级武士冲破禁令,从事商业和手工业,转化为工商业者。同时,商人的经济实力日益加强,大名在财政上越来越依赖商人,以致出现“大阪富豪一怒,天下诸侯惊惧”的局面。
材料四:开港以后,日本对外贸易激增。8年间输出输入贸易总值增加5倍多,其中输出只增加2.5倍,而输入增加了13倍。输出品主要为原料和食品,输入则以工业品为主……仅1859年6月至年底的半年里,从日本流出的黄金就达100万两。
请回答:
材料一
图一: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 | 图二:1872年东京汐留铁路开通典礼 |
材料二 苏俄面临破产的国民经济出现了新的活力,工业、农业以及国家贸易等都出现了快速的进步和发展。新经济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迅速缓解了危机,使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也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稳定。
——摘编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建立工程振兴局,在1935-1943年间,该局雇佣了近330万人,共主办25万个工程项目,给美国疲弱的经济注入活力,刺激了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经济的复兴。国会还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保障了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恢复。
——摘编自沈亚男《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现代化新模式》
材料四 中国改革源于对社会主义的反思和修正,它面对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匮乏的危机,为了解决危机,给社会主义加上了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正是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中国抓住了全球市场的机遇,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摘编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