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材料一:1950年我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决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标语牌,但是1958年、1959年、196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亿吨、1.7亿吨、1.435亿吨。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
【梳理归纳】
材料一:某同学为复习“步入近代”专题,制作了如下思维导图。
【史料实证】
材料二:1861年,对美俄两国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时间节点:1861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了一个新法令。
【识图明史】
材料三:见下图
【关注热点】
材料四:如果说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QQ群”,美国是群主。随着特朋普上台、英国脱欧,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这个“QQ群”有散群的危险。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有另建一个“微信群”的意图。目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关注和加入这个“微信群”的越来越多。
——摘编自新华网
——肖德甫《大国法则》
材料二: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四: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
材料五 1945年,《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称“他在1932年初步当选总统的时候,正在1929年美国经济空前恐慌之后,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来代替了帝国主义的对外经济掠夺,使美国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黄安年《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请回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