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材料二

        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排字机使用激光技术,将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由于激光很强,普通底片便能感光,还可用转印的方式在普通纸上印出逼真的大样。更有意义的是,它用三到五瓦的强激光束直接打到版材上就能形成凹凸版面,称为激光直接雕版,这无疑免除了早期借助照相技术进行照排制版的一大套工序。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采用第四代排字机的激光技术,但要解决字模存贮、文字变倍、激光只能逐线扫描而不能逐字扫描等关键问题。其中,汉字字模存贮量是横亘在科学家面前的最大的技术难关。汉字的常用字在3000字左右,印刷用的字体、字号就更多。不同字体和不同字号使印刷用的汉字字头数高达100万个以上,汉字点阵对应的总存贮量竟达200亿位,约合1万6千兆个存储单元。即使制成超容量的巨型磁盘,其缓慢的存取速度和高昂的代价也足以使它丧失使用价值。如果不能另辟蹊径解决汉字字模的存贮问题,研制汉字精密照排系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过程中,王选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确保文字质量的高倍数汉字信息压缩技术,可使每个五号字的信息量大幅度下降,即从1万位下降到平均800位。这种压缩方法还允许文字变倍,能变大变小并保证质量,只需4千万位的存贮量就能存下65万字头的全部信息。在照排过程中,有一个微程序汉字点阵生成器把汉字压缩信息高速复原成点阵。汉字信息压缩技术的研制成功给汉字照排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得高速、廉价的先进汉字照排机的研制成为可能,激光和照相机的结合带来了排版系统和信息处理的新突破。这些技术获得我国第一项欧洲专利和多项中国专利,成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核心和基石。

       除此之外,为了实现文字变倍和变形时的高度保真,我国又自主发明了用参数信息进行控制的独特方法,从而为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制扫除了又一个障碍。这项发明是世界首创,比西方早了10年。当外国电脑企业大举进军我国市场的时候,唯独在出版领域,来华研制和销售照排系统的英国蒙纳公司、美国王安公司和日本写研、森泽、二毛公司等全部退出了中国市场。国产照排系统在与国外产品激烈的竞争中大获全胜。

我国精密汉字照排系统的自主创新与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计算机编辑排版系统和汉字信息处理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使中文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大步跨进“光与电”时代。

                                                                                                                                                                   (取材于徐炎章、王素宝等相关文章)

(1)、下列为“材料二”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激光照排系统原理及其使用   B、汉字照排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C、高速廉价的先进汉字照排机    D、汉字信息处理技术领先世界
(2)、根据“材料二”,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制过程中,不属于技术难关的一项是(    )

A、字模存贮     B、汉字信息压缩 C、文字变倍     D、激光逐线扫描
(3)、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凹凸:两个字书写的第一笔都是“∣(竖)” B、横亘:“亘”读音是“gèn” C、存贮:“贮”读音是“zhù” D、另辟蹊径:“辟”也可以写成“僻”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霾也叫雾霾,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的现象,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我们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霾粒子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1—2微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呈黄色或橙灰色,所以也称“灰霾”;雾的颜色则是乳白色或青白色。

    雾和霾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浮游在空中形成的,形成雾需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度和较低的温度。雾的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会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大雾天气多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各月均可能有较多霾天气出现。

    由于阴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都是受浮游在空中的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有时即使是气象专业人员也难以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雾的成分主要是水(H2O),人吸入后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而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说,空气污染不仅对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有危害,跟肺癌也密切相关。雾霾天气最好等太阳出再开窗通风。如果外出可以戴上棉质口罩。外出归,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可以多喝水,适量补充维生素。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杀手”。雾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横向扩散;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机动车尾气、扬尘、煤炭及供暖排放等原因,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雾霾天气的增多。

    人类污染物排放是出现严重雾霾的“主谋”,它导致大气自净能力衰减。减少污染、控制污染物排放、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

    其实,目前空气质量良好的国家也经历过严重的空气污染。比如当年英国工业革命后,伦敦地区工厂烟囱密密麻麻,带了海量的粉尘和有毒气体,一年中有四分之一的日子大雾笼罩,从而被称为“雾都”。这让古板的英国人痛下决心,行动起。他们的措施是:动员自行车代替汽车;颁布《清洁空气法案》,减少煤炭用量;治理汽车尾气;加强绿化等,这些都可以供我们参考。(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飞鸽传书,老马识途。人类很早就已经意识到,很多动物具有出类拔萃的导向能力,纵使万水千山,无论阴晴雨雪,这些神奇的动物总能知道路在何方。人类当中也不乏这样的认路高手,他们的脑海中似乎嵌入了“GPS”,怎样都不会迷失方向。

    他们是怎样做到不迷路的呢?早在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就通过对一些脑外伤患者的研究了解到,建立记忆的过程和大脑中一块被称为“海马”的脑区密切相关。实验也佐证了这样的观点:我们知道,像老鼠之类整天在错综复杂的洞穴中穿行的动物,天生就拥有极为强大的导向能力,然而如果科学家们人为地切除大鼠或小鼠大脑中的海马,它们也会一下子变成“迷途的老鼠”。

    1971年,伦敦大学学院的约翰·奥基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先在大鼠的海马中植入了一个记录电极,然后将大鼠放置在一个空旷的房间中让其自由活动。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们在纷乱错杂的神经信号中分离出了一组独特的信号,而这组独特的信号则来自一类以发放电信号方式实现功能的独特的神经元。奥基夫将这类神经元命名为“位置细胞”。位置细胞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活跃程度只和大鼠所处的位置有关系:当大鼠待在某个特定区域时,某几个特定的位置细胞就会变得特别活跃;而当大鼠跑到另一个区域时,就会有另外一批位置细胞活跃起来。虽然位置细胞的总数量并不算很多,但是它们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包含海量的信息。每种特定的位置细胞的组合对应一个特定的区域,当大鼠进入这个区域时,该组合的位置细胞就会活跃。

    在奥基夫对位置细胞超过30年的研究中,他们了解到位置细胞能够和海马中其他的细胞合作,将那些来自大鼠感觉器官的当时所处环境的特征信息,与过往记录到的不同位置的特征信息加以比对,通过这种方法,大脑将特定的特征信息与特定的空间位置联系起来,形成了空间位置记忆。位置细胞在空间位置记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如果用某些实验方法杀死大鼠脑中的位置细胞而保留别的细胞,那么这只大鼠的空间位置记忆就会受损,但不会影响到其他的记忆。

    和别的记忆一样,这种空间位置记忆既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遗忘,也可以通过反复训练来加强,乃至终生保留。这种记忆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拥有一定的可塑性:当环境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时,这些记忆也可以根据环境改变做出一定的修正,这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能在周遭环境不断变化时,依然可以准确地记住那些地点。

    “我们知道自己的位置,但我们想去另一个地方,还需要相对的空间位置关系。”2005年,一对科学家夫妇另辟蹊径,把主要研究对象从海马体转移到与海马体联系最紧密的“内嗅皮层”,发现了“内嗅皮层”中存在着一种“网格细胞”,这些细胞在空间认知的过程中起到了“坐标轴”作用,从而使大脑可以回答“从哪里出发”的问题,并知道“要到哪儿去”。这些发现使他们与奥基夫共享了201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酶-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过,当时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因此,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弗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

    2001年上半年,乔和贝奇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他们在进行老鼠心脏移植时,用一种叫“卟啉”的化学药品将HO-1封闭,一星期内老鼠有排斥移植的反应产生。但如果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也就是说,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0-1所能完成的任务。这个实验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研究HO-1时发现的一氧化碳不是代谢废物,而是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所产生的气体。

    2001年年底,美国的大卫·平斯基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也大有帮助。平斯基改变了一些老鼠的遗传特性,使它们缺少制造HO-1的基因,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老鼠一起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平斯基用夹子截断供应到老鼠左肺的血流,一小时后让它们重新恢复流动。结果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而所有改变过基因的老鼠皆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当平斯基给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目前,每年有数千人进行肺移植手术,失败率为30%,比其他器官移植的失败率要高,比如,肾移植的失败率只有10%。因此,医药学家希望把一氧化碳的治疗作用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长期以来,植物先天免疫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然而受材料与技术的限制,全长免疫受体结构甚至免疫受体更高级的复合物结构尚未被破解,这成为严重制约该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的瓶颈之一。

从2004年开始,柴继杰带领团队开始在数量众多的植物抗病蛋白中,筛选理想的研究对象,希望设计新型抗病虫育种,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直到近些年,柴继杰团队才在植物抗病蛋白免疫机制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2019年,柴继杰等人合作在《科学》上发表两篇论文,揭示了由抗病蛋白组成的抗病小体工作机制。据了解,合作团队不仅发现了抗病小体,还解析了其处于抑制状态、中间状态及五聚体活化状态的冷冻电镜结构,从而揭示抗病蛋白管控和激活的核心分子机制。

据了解,自国际上首次鉴定到抗病蛋白以来,25年期间,多个国际顶尖实验室均未能纯化出可供结构分析的全长抗病蛋白,柴继杰等人的研究填补了学术界25年来对植物抗病蛋白认知的巨大空白。

这些年来,柴继杰团队揭示的抗病蛋白结构及机理实在太多了,他自己都有点数不过来,他在给记者解释抗病蛋白的时候打了一个比方:“蛋白是执行生命功能的一个劳动力,抗病蛋白也不例外,只是一旦启动执行就会引起相应的细胞发生死亡,可谓牺牲小我服务大我,确保侵染部位不会扩散到整体。”

“免疫的本质是机体识别‘自我’和‘非我’后,把作为‘非我’的敌人清除掉的过程。”柴继杰向《中国科学报》讲述了植物的免疫过程,“首先是识别病原菌,然后是与之对抗。”

柴继杰介绍,植物免疫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在细胞膜上,由膜表面识别受体直接识别病原体,包括受体激酶和受体蛋白两类;在细胞内,由核苷酸结合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受体识别病原体的效应因子,从而引发免疫效应。

最近几年,柴继杰团队的研究主要围绕细胞内NLR抗病蛋白展开。“由于植物体内含有的抗病蛋白量很少,这是我们研究遇到的最大困难。”柴继杰告诉记者,“我们团队在实验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提出了很多精巧的构思,最终顺利提取植物体内证据,完成实验。”

植物的自我防御系统一直存在,只是此前学术界对其知之甚少。“当植物遭到病原体侵袭后,植物作为宿主会进行识别并产生相应信号,进而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柴继杰表示,“我们目前知道信号由不同抗病蛋白产生,最后都传导汇聚于钙离子,即植物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我们也在逐渐揭示,抗病蛋白激活的钙离子信号是如何激活植物免疫反应的。”

柴继杰还指出,植物的免疫是极其精微的调控。“免疫也需要讲究一个合适的‘度’,不是‘增强’就够。如果产生的免疫反应的时机不对,或是反应过度都会对植物本身造成负面影响。”

柴继杰团队还一直在探究如何介入植物免疫系统的调控,让它们在合适的时间做出强度合适的免疫反应。这些研究也为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的免疫机制研究和培育广谱抗性作物提供了线索。

(摘编自《揭开植物自我防御的新密钥》)

材料二:

人遇到危险时会大喊救命,动物碰到敌人会狂吼示警,但是不动又不叫的植物怎么办呢?科学家的新发现解开了植物的“御敌密码”,原来植物比人类还要精明,深深懂得“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的大道理!

一些植物学家在美国犹他州西南区的沙漠进行深入的观察,发现一种野生的烟草植物在面临五星鹰蛾啃食树叶的时候,会施放出一种化学物质“通风报信”,引诱五星鹰蛾的天敌前来“解危”。

对五星鹰蛾而言,这种烟草是它们的窝,它们不但在其树叶上产卵,孵化出来的幼虫也以其树叶作为食物来源。

研究报告的执笔人伊恩·鲍德温指出,当幼蛾破卵而出开始啃食树叶之时,其藏身的植物就会向空中施放羽毛状的气味烟云,告知附近幼蛾的天敌前来享用丰盛的蛾肉大餐。

烟草的求救信号之所以效力强大,是因为在无际的开放空间中有着无数的烟草植物生长。所谓虫海茫茫如大海捞针,一般捕食者平常想求个温饱简直是天方夜谭,有植物通风报信,当然莫不闻风拼了老命飞奔而来!

烟草施放的化学物质除了可以传召外援,还能有效地阻止五星鹰蛾继续在树叶上产卵。研究结果显示,当蛾妈妈们接收到烟草求救信号以后,会对该株“暗通敌营”的植物产生敬而远之的态度,转而寻找其他“沉默的大众”下手。

鲍德温强调,这类借由空气传播的化学物质的成分相当复杂,但是却能够发挥招引幼蛾的天敌捕虫专家来帮忙驱逐寄居幼蛾的强大功效。除了这类野生烟草以外,鲍德温还发现棉花、玉米以及油菜籽等植物也有类似的自我保护功能。

他以玉米为例。玉米经常遭到夜盗蛾的骚扰,所以只要玉米叶上出现夜盗蛾的踪影,玉米就会毫不犹豫地向黄蜂传递化学信号寻求援助。在这个玉米——夜盗蛾——黄蜂三角关系中,又以黄蜂的角色最为“狠毒”!因为黄蜂不但不必辛苦觅食,只要等待玉米求救就可享用美食,而且它们还在夜盗蛾的残骸中产卵,孵出的小黄蜂就以遗骸作为养分来源。

鲍德温表示,研究结果支持了他的一贯主张,将“间接防御”概念应用在农业上,可以利用生物特性对付害虫取代化学农药的喷洒。鲍德温认为,不论是哪一种化学农药,害虫都能够从基因演化形成抵抗力,但是害虫永远无法逃出天敌的魔掌。

(摘编自《植物兵法之间接防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一把抓起的沙子,约有一万粒,比我们在晴朗夜晚裸眼所见的星星更多。但能被看见的繁星,只是距离地球最近恒星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而宇宙宽广无垠:宇宙中的恒星总量,比地球上所有沙滩的沙子加起来还要多。

②古代天文学家总想从星辰的排列组合中解读出深意,但星座不过是一组组随机散落的恒星。有些星辰闪亮,只因为离地球较近,另一些黯淡的星辰其实异常耀眼,然而太过遥远。我们和群星间隔着惊人的距离,所以不管你走到地球的哪个角落,星座看起来都一个样。从俄罗斯一直走到美国,夜空不会变化。从天文学的尺度来说,俄罗斯和美国是同一个地方。在地球上进行小小的位移,是看不出星座的立体结构的。想换个角度看星座,我们至少得旅行到几光年外——这是恒星间的平均距离,而一光年差不多有十万亿千米。如此一来,星图就会发生巨大变化,有的恒星会离开某个星座,有的则会进入某个星座。星空将呈现迥异的面貌。

③到目前为止,人类的技术还不足以支持这样的星际旅行,在可见的将来恐怕也不行。不过计算机能够为邻近星系做出三维模型,让我们来一场短途旅行——比如我们可以看到绕着北斗七星走上一遭,星座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随着视角改变,我们会看到星座完全扭曲成了另一个形状。所以外星居民所见的星座,与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大相径庭。星座不只随空间,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在一个地方待得够久,就会看到有时候恒星凑成星团,成群结队地移动;或是一颗孤零零的恒星抛下它的同伴独自远行;从长远来看,旧星座终将消失,新星座不断诞生。一些偶然的情况下,双星系统中的一颗发生爆炸,伴星不再受到它引力的束缚,会保持着原有的速度一头冲入深空,犹如弹射出的弹丸。群星也会诞生、演化、死亡。只要有耐心,我们就能看到新的星星出现,老的星星消失,天空的图案逐渐扭曲变化。

④甚至人类短短的百万年历史中,星座就已经发生了变化。电脑不但能使人在空间中旅行,也能带人穿越时间。反推恒星的运动,会发现一百万年前那北斗七星更像一支长矛,和今天完全不一样。如果乘坐时间机器去往某个未知的年代,理论上是可以通过观察群星来推断时间的。同理,计算机模拟也能推演未来。如图为狮子座今天的模样(左),和它一百万年后在地球上看起来的样子(右)。

⑤空间和时间彼此交织。不回溯时间,就看不见空间。光的速度很快,然而宇宙如此辽阔,群星相隔甚远。太阳和银河系中心相距 3 万光年。银河系和最近的旋涡星系 Ml——它也在仙女座——隔了 200 万光年。我们今天看到的光子离开 M31 时,地球上连第一个人都没有出现。而从地球到最遥远的类星体,有 80 或 100 亿光年的距离。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类星体,是它们远在地球甚至银河系形成之前的样子。

⑥光速的局限不只体现在太空中,但只有天体间离得够远,才足够体现光的速度。如果你的朋友在房间另一头,和你相隔 3 米,你看到的也不是“现在”的她,而是一亿分之一秒“以前”的她,即 0.01 微秒。“现在”和 0.01 微秒“以前”的差距实在太小,难以察觉。但换个情况,当我们观察 80 亿光年外的类星体时,这个知识就变得非常重要。

⑦两台“旅行者号”航天器正以光速的万分之一前进。如果以这个速度驶向比邻星,也要 4 万年后才能抵达。我们未来能否用更少的时间穿越浩瀚苍穹抵达比邻星?我们能接近光速吗?光速到底为何神奇?我们能否超越它?

⑧如你所见,空间和时间彼此交织。行星和恒星也和人类一般,从生到死。人的一生短短数十载,太阳的寿命则是我们的一亿倍。与群星相比,我们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在真正的蜉蝣眼里,人类恐怕也是迟钝缓慢,甚至不怎么动弹的物体。从恒星的角度来看,人类,这种数量多达几十亿,生命转瞬即逝的生物,都挤在一个异常寒冷、坚固,而且遥远的硅酸盐铁球体上。

⑨放眼宇宙,每一颗行星的未来都由它们当下的变化决定。而我们的小小星球,恰好处在历史的重要分岔口。这个岔口的重要性不亚于 2500 年前爱奥尼亚科学家和神秘主义者之间的那场对决。无论我们在这个时代做出什么抉择,都将深深影响一代又一代子孙,以及他们通往群星的命运。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时空之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6月25日,嫦娥六号回家了!

    从月球高速飞向地球可谓风驰电掣,如何减速成为嫦娥六号返回器安全回家的关键。返回阶段在太空上演了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千米/秒)的“打水漂”。
    太空“打水漂”的科技术语为“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首先嫦娥六号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进入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后,从“亲近”地球变为远离地球,向上“跳出”大气层,就像打了一个水漂。专家指出,数千公里大气层的阻力,以及航天器与大气层摩擦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消耗嫦娥六号返回器的能量,使返回器穿出大气层时的速度降到第一宇宙速度(约7.9千米/秒)以下,不再具备环绕地球飞行的条件。到达最高点后开始滑行下降。之后,它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踩刹车”“打水漂”后,近地10公里高度时,它又“开伞花”,再次减速以安全落地。
    嫦娥六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后,见到它的人都被其乌黑的外表所震撼,那是被大气层烧蚀过的斑驳痕迹,这见证了它这一路旅程的艰辛。
    在国际上,探月任务的成功率只有一半左右。我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1月正式立项以来,交出了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连战连捷、100%圆满成功的答卷,创造了世界月球探测史的中国纪录。
    嫦娥六号任务是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由于人类对月球背面的环境认识并不充分,这趟月背之旅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在嫦娥六号发射场工作期间,国际上进行了3次探月任务,均不同程度遭遇了挫折美国“游隼”号月球着陆器发生推进剂泄漏,登月失败;日本SLIM探测器登月后,太阳能电池无法正常发电;美国“奥德修斯”着陆器落月过程发生故障,2条着陆腿折断导致倾倒……有人问:中国人这次行不行?
    要到月背取土,必须攻克“潮汐锁定”效应带来的月球始终以正面朝向地球无法通信的难题。先期已按计划,建好“鹊桥”中继星通信基站。5月3日出征,6月2日精准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之后,完成智能快速采样,将珍贵的月球背面样品封装。嫦娥六号因为在月背表采时留下的图案与“中”字相像,用玄武岩纤维特制的五星红旗成功展开,迅速引发热议。6月4日,从月背起飞返回,经历13天环月等待,于6月25日重返地球。得益于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智能采样、月背起飞上升三大技术突破,如今,嫦娥六号已从38万公里外的月球背面携带月壤顺利返回,我们的任务结束了,但“嫦娥奔月”的故事未完待续。
    6月28日上午,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仪式,将嫦娥六号采集到的1935.3克月背样品移交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中国高校,巴基斯坦等国家,分配到了这些珍贵的月壤和岩石样本。在不远的未来,它将帮助我们解开更多有关月球和宇宙的谜题。同时,这一成就也将促进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资源,并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中青网)

材料二:
    钱学森弹道,是钱学森在上世纪40年代和两名同事共同提出的。基于高速物体由真空或者密度较低的空间进入密度较高的介质的时候,会产生反压。因此,钱学森弹道原理就是让导弹弹头在大气层边沿的“临近空间”进行增程滑翔,然后再进入稠密大气,就可以让飞行器高速滑翔下降,而不是一头栽下来。所以,“钱学森弹道”又被称为“助推滑翔弹道。

    网上有很多关于钱学森弹道的解说,还有人说钱学森弹道是打水漂弹道,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打水漂的不是钱学森弹道,而是桑格尔弹道,在桑格尔弹道下,导弹弹头在下降阶段会有多次升高然后再下降的跳跃过程,看起来就像我们平时在水面上打水漂,所以也叫做水漂弹道,钱学森弹道则是比较平缓下降,看起来桑格尔弹道更复杂,实则实现起来并不然。因为钱学森弹道要研究高层稀薄大气的流体力学问题,再用弹道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算,整个过程十分复杂而“桑格尔弹道”过程仅发生在大气低层,因为在大气低层的环境下,只要提供一个足够的力,就能形成下一个“跳跃弹道”,因此只需要重点研究助推力问题,所以实现起来相对更简单。
    嫦娥五号任务首次创造性地采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如今嫦娥六号任务的连续成功,再次验证了该项技术的强适应性、高精准度和高稳定性。

(摘编自航天科技人员解说)

材料三:
    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母亲,人类是在这里诞生和成长的,是在这里成熟起来的正是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激发了探索宇宙的热情;也是在这里,我们正在痛苦和不安之中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
    人类有幸来到地球这个行星上。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这无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从整个宇宙来看,它不但景色迷人,天下稀有,而且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当中,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必定有许多这样的星球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里,但是,我们对它们的探索从这里开始。我们有人类百万年来用巨大的代价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我们这个世界人才济济,人们勤学好问。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很幸运的。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居住在叫作“地球”的星球上。人类返回“家园”的长途旅行已经开始。

(节选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