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①保持心理防线,切记不要盲从
②树立正确人生观,远离不良场所
③慎重交友,杜绝攀比和赶时髦
④养成不吸烟的良好习惯,杜绝不良嗜好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令人担忧,欺凌事件发生越来越频繁、年龄越来越小、地域越来越宽,校园欺凌不再是校内小事,也不是学校教育问题,校园暴力研究也从生理学、心理学转向社会研究,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通过司法大数据报告显示校园欺凌、暴力案件中,55.12%因发生口角、小摩擦等琐事而引发,因为满足个人私欲进行抢劫、侮辱、强奸、敲诈勒索等犯罪行为案件占18.08%。法律专家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社会环境的污染,使青少年不能明辨是非;自身素质不高,认知能力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的错误做法和态度也是纵容违法犯罪的屡次发生的原因。
根据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材料一 《今日说法》栏目报道,某校15岁学生林某,结识几个游手好闲的“朋友”后,变得无心学习,经常逃学旷课,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后因盗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但林某仍不思悔改,最终因持刀绑架一名小学生致其重伤,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
材料二 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初中学生李某因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性格变得孤僻、暴躁且有暴力倾向,常常偷偷地携带管制刀具到学校,屡教不改。自从结识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后,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出入营业性歌舞厅和网吧……一次,因在网吧与他人发生口角把对方打成重伤,最终,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