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以“感受亲情·孝亲敬老”为主题搜集了以下材料,请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选自《论语·为政》)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选自《论语·学而》)
【材料二】子曰:“夫孝,德之本①也,教②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韋③修④厥⑤捻。’”
(选自《孝经》)
【材料三】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⑥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选自《晋书)
【材料四】
岁末到家⑦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释】①本:根本。②教:教化。③聿(yù):助词,用在句首,无实义。④修:修明,发扬。⑤厥:相当于“其”,他的,他们的。⑥谮(zèn):说别人的坏话,中伤。⑦该诗写于1746年,蒋士铨时年22岁,科举中举,因长期在外求取功名报效君王不常回家,于年终前夕赶到家中,深感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之情,故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