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吉林省延边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子淔,字正之,燕懿王赵德昭五世孙。父令铄,官至宝文阁待制。子淔以荫补承务郎,累迁少府监主簿,改河南少尹。时治西内,子淔有干才,漕使宋昪器之。或事有未便,子淔辄力争,昪每改容谢之。除蔡河拨发纲运官。会夏旱,河水涸,转饷后期,贬秩一级。丁内艰 , 起复。累进龙图阁、秘阁修撰,除陕西转运副使。

    初,蔡京铸夹锡钱,民病壅滞,子淔请铸小铁钱以权之。因范格以进。徽宗大说,书“宣和通宝”四字为钱文。既成,子淔奏今民以旧铜钱入官,易新铁钱。旬日,易得百余万缗。帝手札以新钱百万缗付五路,均籴细麦,命子淔领其事。民苦限迫,诣子淔诉者日数百人,子淔奏请宽其期,民便之。会蔡京再相,言者希京意,论子淔乱钱法,落职奉祠。靖康初,复秘阁修撰。金人侵洛,子淔奔荆南。溃兵祝靖、盛德破荆南城,子淔匿民家,靖等知之,来谒,言京城已破。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绍兴元年,召见,复徽猷阁直学士,改江西都转运使。时建督府,军需浩繁,子淔运饷不绝,以功进宝文阁直学士。三京新复,除京畿都转运使,以疾辞。卒于家,年六十七。子淔幼警悟,苏轼过其家,抱置膝上,谓其父曰:“此公家千里驹也。”及长,善谈论,工诗。然崇宁、大观间土木繁兴,子淔每董其役而不谏,识者鄙之。

(选自《宋史·赵子淔传》)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B、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C、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D、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荫补,在古代,子孙因先世是高官或有功勋,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得以任职。 B、御,本义是驾驶车马,后来作为对帝王所做之事及所用之物的敬称,如御书、御览、御驾亲征等。 C、丁内艰,古代居丧叫“丁忧”“丁艰”,又叫“守孝”,其中凡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为“称丁内艰”。 D、三京,是古代三个都市的合称,宋时以洛阳为西京,开封为东京,大名为北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子淔能力突出,凭借功劳升迁。治理西内时因才华突出而受到漕使宋昪的器重;担任江西都转运使时,因运送粮饷有功而被提拔为宝文阁直学士。 B、赵子淔体察民意,进行钱币改革。他认为夹锡钱流通不畅,给百姓带来不便,请求铸造小铁钱,并献上模型。虽然皇上高兴,但此举得罪了蔡京。 C、赵子淔忠于国家,劝说溃兵救国。他在金人侵犯洛阳时逃至荆南,而时值溃兵攻破了荆南城,他抓住机会劝说溃兵为国效力,得到了溃兵积极响应。 D、赵子淔为官正直,然而也有不足。宋昪事情办得不妥时,他据理力争,常使宋昪改容道歉;皇上大兴土木时,他监管工程而不劝谏,为此招致鄙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民苦限迫,诣子淔诉者日数百人,子淔奏请宽其期,民便之。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壁。秦昭王闻之,使人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壁。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君。今君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壁,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赵不许,曲在赵。赵予壁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壁留秦;城不入,臣请壁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壁西入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潘良贵,字子残,婺州金华人。以上舍释褐为辟雍博士,迁秘书郎。时宰相蔡京方以爵禄钩知名士,良贵屹然特立,亲故数为京致愿交意,良贵正色谢绝。靖康元年,钦宗问孰可秉钧轴者,良贵极言:“何、唐等四人不可用,他日必误社稷。陛下若欲扶危持颠之相,非博询于下僚,明扬于微陋,未见其可。”语彻于外,当国者指为狂率,黜监信州汭口排岸。

    高宗即位,召为左司谏。既见,请诛伪党,使叛命者受刃国门,即敌人不敢轻议宋鼎。又乞封宗室贤者于山东、河北,以壮国体,巡幸维扬,养兵威以图恢复。黄潜善、汪伯彦恶其言,改除工部。良贵以不得其言,求去。

    除考功郎,迁左司。宰相吕颐浩从容谓良贵曰:“旦夕相引入两省。”良贵正色对曰:“亲老方欲乞外,两省官非良贵可为也。”退语人曰:“宰相进退一世人才,以为贤邪,自当擢用,何可先示私恩。若士大夫受其牢笼,又何以立朝。”以直龙图阁知严州。到官两月,请祠。起为中书舍人。

    会户部侍郎向子湮入见,语言烦亵,良贵故善子湮,是日摄起居 , 立殿上,径至榻前厉声曰:“子湮以无益之谈久烦圣听!”子湮欲退高宗顾良贵曰是朕问之又谕子湮且款语子湮复语久不止良贵叱之退者再高宗色变于是二人俱待罪良贵求去,既归,不出者十牟。李光得罪,良贵坐尝与通书,降三官。卒,年五十七。

    良贵刚介清苦,壮老一节。为博士时,王黼、张邦昌俱欲妻以女,拒之。晚家居贫甚,秦桧讽令求郡,良贵曰:“良贵不敢为也。”其谏疏多焚稿,仅存杂著十五卷,新安朱熹为之序。

(选自《宋史·潘良贵传》,有删改)

【注】①王黼、张邦昌,当时朝廷权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楚昭王之时,有云如飞鸟夹日而飞三日昭王患之使人乘驷东而问诸太史州黎州黎曰将虐于王身以令尹司马说焉则可令尹、司马闻之,宿斋沐浴,将自以身祷之焉。王曰“止,楚国之有不穀,由身之有匈胁也;其有令尹、司马也,由身之有股肱也。匈胁有疾,转之股肱,庸为是人也。”邾文公徒于绎 , 史曰:“利于民,不利于君。”君曰:“苟利于民,寡人之利也。天生烝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侍者曰:“命可长也,君胡不为?”君曰:“命在牧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吉孰大焉”遂徙于绎。楚文王有疾,告大夫曰:“管饶犯我以义,违我以礼,与处不安,不见不思;然吾有得焉,必以吾时爵之。申侯伯,吾所欲者劝我为之,吾所乐者先我行之。与处则安,不见则思;然吾有丧焉,必以吾时遣之。”大夫许诺,乃爵管饶以大夫,赠申侯伯而行之。赵简子与栾激游,将沉于河,曰:“吾尝好声色矣,而栾激致之;吾尝好宫室台榭矣,而栾激为之;吾好良马善御矣,而栾激求之。今吾好士六年矣,而栾激未尝进一人,是进晋过而黜吾善也。”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 , 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

(选自《说苑君道》,有删改)

【注释】①邾文公,邾国国君。②绎,同“峄”,指峄山。③赵简子,原为晋国大夫,是赵国开国君王。④旒,国君王冠前后悬垂的玉珠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