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年份
厂家
资本
工人
1913年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人
1920年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人
材料一:(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南海县志》卷21
材料二:采用机器生产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同在一厂房里工作,有伤风化……——1874年《捷报》卷12
(1)从材料一看,陈启沅创办的企业和传统工业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刺激中国民间投资创办企业的因素是什么?
(3)从材料二看,缫丝厂发展艰难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䜣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国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太平军),可以勤远略(外国势力)。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洲所属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