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内江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

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成功和曲折,下列历史史实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三大改造    ②改革开放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举一反三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果?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或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

史实

推论

正误

……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乐队高奏《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在庄严雄壮的国歌声和震天动地的礼炮声中,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blank#}1{#/blank#}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

{#blank#}2{#/blank#}

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政收支,开展“三反”“五反”运动等措施;于1952年底胜利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改变了我国经济的落后面貌,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blank#}3{#/blank#}

(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形成后,先在中央政治局和全国政协研究,接着在全国8000多位有广泛代表性的人物中讨论,共提出5900多条修改意见。《宪法草案》公布后,在人民群众中普遍组织讨论,讨论历时3个月,参加人数达1.5亿,不少意见被宪法草案起草委员会采纳。

这部宪法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blank#}4{#/blank#}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篡党夺权阴谋败露后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我国从此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

{#blank#}5{#/blank#}

1979年3月,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整个现代化事业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blank#}6{#/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