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18-2019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检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献之是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从小跟着父亲写字。他很聪明,八九岁时,就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受到大人们的称赞。虽然父亲一再警告:“写字好比练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献之却当耳旁风,他早就巴望着能赶上父亲。

    有一天,献之在书房里写字,他模仿父亲的笔法连着写了几十个“大”字,拿在手里左看右看,越看越得意,觉得自己写的字和父亲写的没什么两样。这时,王羲之走进书房,献之连忙拉住他的手问道:“父亲,您看我写的字和您写的一样吗?”王羲之捋着胡子微微一笑,顺手拿起桌上的毛笔,在纸上点了一点,说:“拿去给你的母亲看看。”

    献之拿了这张纸兴冲冲地跑进后堂,一把拉住母亲嚷道:“母亲您快来看,这个字像不像父亲写的?”母亲接过纸仔细端详起来,高兴地说:“我儿的书法确有长进,这个字真像你父亲写的了。”献之听了,高兴得跳起来,连忙问道:“母亲您快说说,哪些像父亲写的?”母亲指着一个“太”字下面的一点说:“就是这一点写得像,简直就是你父亲写的!”

    王献之像当头浇了一盆冷水,顿时脸涨得通红。他难为情地从母亲手里把纸拿回来,转身回书房了。

    从此以后,他听从父亲的教诲,记住了这个“太”字的教训,勤学苦练,写完了18缸水,后来终于成了一位大书法家。

(1)、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巴望——      模仿——       教诲——

(3)、王献之“高兴得跳起来”是因为。后来他的脸又“涨得通红”是因为
(4)、王献之“难为情地从母亲手里把纸拿回来”,此时他会怎么想?
(5)、王献之的这个“太”字的教训给了你哪些启发?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

投降的绝不能是我

    父亲是一名老战士。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进军大西南的伟大战役。

    在一次剿匪中,父亲和战士们走散了。黄昏,父亲从一块巨石背后拐出来,迎面撞上了一个残匪。父亲和匪徒几乎同时端起步枪指向了对方。

    双方对峙着,目光对着目光,枪口对着枪口,意志对着意志,一直对峙着。

    当时,父亲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加上连日的疲惫奔波,他明白自己渐渐力不从心了。

    看上去匪徒的精神______并不比父亲强多少:破烂的黄皮军装快要辨认不出颜色了,双目无光,惊恐的面部蜡黄蜡黄的,十足的惊弓之鸟。

    父亲端起枪,山一般的身躯矗立着,威严而______的目光直逼匪徒。父亲不知道他已经咬破了自己的下嘴唇,两条血流濡湿了下巴。他的大脑中一片空白,但仍然有一个念头支撑着他:

    必须有一方投降,但投降的绝不能是我!

    半个小时慢慢过去,匪徒渐渐支撑不住了,端起的枪在颤抖,手在颤抖,双腿也在颤抖。______,匪徒摔掉步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父亲连连求饶。

    父亲露出了微笑。他竭力控制自己,才没有晕厥。接着,父亲顺手扯来一根葛藤将匪徒双手反捆起来。他拿过匪徒的枪,才发现没有子弹。

    这时,父亲再也______不住了,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其实,父亲的枪里也没有子弹!

    八十年代初,父亲写回忆录时给我讲起了这个故事。后来,我慢慢咀嚼那段历史,才越来越明白: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二楼大哥(节选)

    他是一个残疾人,住在二楼,楼洞里的邻居都叫他“二楼大哥”。

    二楼大哥小时患过小儿麻痹症,一双拐伴他了半生。________他下肢残疾,________手臂上胸脯上却突出了一团一团的肉疙瘩。我亲眼看见他轻而易举的用一只手抓起五六十斤的东西,他的肩头厚实的像一个举重运动员。

    二楼大哥为人很随和,每天早晨我赶着去上班的时候,总会在楼道里遇见他。他拄着双拐,听到我的脚步声,便很抱歉地侧一下身,好像他给我添了什么麻烦似的,谦恭地说“您先走,我这腿不灵便,别误了您上班……”我谢过之后,便噔噔噔地跑下楼梯。

    二楼大哥用早些年挣得的钱,买了一辆三轮的摩托车。他总是把那辆车擦得干干净净。他说,车子干干净净才招客人。每天出车,他都不能带双拐,窄窄的车厢里若再放一双长长的拐,就显得空间更小了。________没有拐,那他一整天就只好坐在车上。________,他总是在出车前,打扫尽肚子里的废东西才敢上路。________是再热的天,________不敢喝过多的水。嘴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让人看了心里直发酸。他通常在批发市场门前等活,用车的大都是些贩鱼贩菜贩水果的小商贩。大大小小的泡沫盒子,圆圆鼓鼓的编织袋子,塞满了整整的一车厢。二楼大哥不能帮小贩拿大包拎小卷,所以一天下来也挣不上几个钱的。但二楼大哥总乐呵呵的,从没见他有过发愁的时候。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另起一行

    ①当搬运工搬完最后一把椅子,我环视了一下空空的屋子,关上了门,也结束了我熟悉的生活。

    ②坐在北去的列车上,车上旅客很多,大都是些小商贩,浑身脏乎乎的,说话声音像吵架。我厌恶地把脸转向车窗外。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比没钱更不幸的话,那就是曾经有钱。

    ③坐了一夜的车,没想到我居然顺顺当当地熬过来了。下了车,正要往外走,不知从哪儿冒出个人:你是王老师的孩子吧?我说我要去王家村的王文利家。他忙说:“我就是,就是。”

    ④大表哥推出一辆自行车,把我的包挂在车把上,一抬脚骑上车,等我坐好他就骑得飞快了。骑了将近一个小时,车子拐进一片散落的房子,他停下来说:到了。虽说才早晨5点多钟,可大嫂已经做好了饭。我进屋洗洗手,上了炕,学着他们的样子也盘腿坐在桌前,窗外不停地传来鸡叫声,我的乡村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⑤吃了饭,我换了条牛仔裤,跟着大哥去田里干活。走在乡村小路上,一身轻装,没有电话、传呼机,也没带钱,这些现代人的生命线在这里派不上用场。乡村的空气甜丝丝的,道边的小草挂着露珠。我抬头望望远处的山峦碧绿的田野,深深地吸口气:这是一个真正的早晨!在城市已经享受不到早晨了,城市只有夜晚。带着满身的疲(bèi)和心痛的感觉来到这个偏远的乡村,好像到了世界的边原。仿佛就在昨天,我还陶醉在自己的梦里,为自己就要登上成功的顶锋而兴奋不已。却不知一脚迈进了山谷。

    ⑥我坐在田埂上,大表哥把鞋扔在一边,卷起裤子下到田里插秧苗。他左手提一大把苗,右手一次拿几棵往田里一甩,那苗就稳稳地立在田里,没多一会儿就插到田那头。一行苗插完了,他又从头开始插第二行。田里的苗像用尺子量过似的,整整齐齐,高矮、距离均等。我为大表哥感到一丝悲(āi):生活的艰辛使他过旱地苍老了。正在胡思乱想,大表哥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插完了一片田,在我旁边坐下,拿起旱烟袋吧嗒吧嗒抽了几口,闷闷地说:“你的事老师在信上说了,你的那个什么公司倒了。想开点,人这辈子不如意的事多着呢,哪能都顺心?”

    ⑦我看看大表哥,想说什么,可又想他一个乡下人能明白什么?就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下去。

    ⑧“大道理我不懂,我只知道咱老百姓过日子,靠的是这整片田,不能指望哪一株、哪一行苗哇!可插的时候却要一株株、一行行仔细来插。这苗插的时候都一样,可越长越不一样不是所有的苗都能活,所以隔几天就要修补,多余的拔掉,没活的补上。赶上虫灾什么的可能一行都不能活,就得丢掉它们,另起一行重插。你呀,就当遇到虫害了,你这么年轻,守着田还怕没饭吃?另起一行重新干!”

    ⑨大表哥本来不善言谈,他一口气说出这么多话,就不再言语了。我开始心不在焉地听。可听着听着忽然觉得眼前一亮:“另起一行”一一一句简单的话就像一串钥(shì),帮我打开了挡住我的那扇门。

    ⑩我骑着大表哥的自行车,一路风行跑到县城给妈妈打电话,我在电话里冲着妈妈大喊:妈妈,谢谢你让我来这里,等我学会了插秧就回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