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屈原者,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 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过之。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B、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C、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D、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夫”是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以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之称。 B、“左徒”是楚国的官名,《史记》记载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C、“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D、古人的“名”,成年时取,供朋友称呼。古人的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词义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或意思相反,如韩愈字退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惠王派张仪前往楚国,目的是破坏齐楚的联盟,为进攻楚国扫清障碍。 B、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为人刚直不阿,却因此招来祸患。 C、汉中失守之后,楚怀王调动军队深入秦地作战,魏国趁机偷袭楚国邓地。 D、令尹子兰劝楚王前往秦国,不要拒绝秦王美意,楚王不顾屈原的反对成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②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景让,字后己,赠太尉憕孙也。性方毅有守。宝历初,迁右拾遗。淮南节度使王播以钱十万市朝廷欢,求领盐铁,景让诣延英亟论不可,遂知名。沈传师观察江西,表以自副。历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商、华、虢三州刺史。

    母郑,治家严,身训勒诸子。尝怒牙将,杖杀之,军且谋变,母欲息众讙,召景让廷责曰:“尔填抚方面而轻用刑,一夫不宁,岂特上负天子,亦使百岁母衔羞泉下!何面目见先大夫乎?”将鞭其背,吏大将再拜请,不许,皆泣谢,乃罢,一军遂定。

    大中中,进御史大夫,甫视事 , 劾免侍御史孙玉汝、监察御史卢栯,威肃当朝。为大夫三月,蒋伸辅政,景让名素出伸右,而宣宗择宰相,尽书群臣当选者,以名内器中 , 祷宪宗神御前射取之,而景让名不得。世谓除大夫百日,有他官相者,谓之“辱台”。景让愧艴不能平,见宰相,自陈考深当代,即拜西川节度使。以病丐致仕或谏公廉洁亡素储不为诸子谋邪景让笑曰儿曹讵饿死乎书闻辄还东都。以太子少保分司。卒,年七十二,赠太子太保,谥曰孝。

    性奖士类,拔孤仄,如李蔚、杨知退皆所推引。始为左丞,蒋伸坐宴所,酌酒语客曰:“有孝于家、忠于国者饮此。”客肃然,景让起卒爵。伸曰:“无宜于公。”所善苏涤、裴夷直皆为李宗闵、杨嗣复所擢,故景让在会昌时,抑厌不迁。清素寡欲,门无杂宾。李琢罢浙西,以同里访之,避不见;及去,命贰其骗石焉。元和后,大臣有德望者,以居里显,景让宅东都乐和里,世称清德者,号“乐和李公”云。

(选自)《新唐书·列传一百二》,有删节)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独孤信传

(唐)令狐德棻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

    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频典二部,皆有声绩。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从胜攻梁下溠戍,破之,迁武卫将军。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太祖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大使元毗又遣信还荆州。寻征信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

    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泸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即赐信御马一匹,进爵浮阳郡公,邑一千户。

    ④寻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民愿附者数万家。太祖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

    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 , 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振邻国。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 , 不欲显其罪,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有删节)

【注】①太祖:北周宇文泰。②魏孝武:北魏孝武帝元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吕晚村先生行略

先君讳留良,字庄生,号晚村。先君生而神异,颖悟绝人,读书三遍,辄不忘。八岁善属文,造语奇伟。时同邑孙子度先生为里中社,择交甚严,偶过书塾,见所为文,大惊曰:“此吾老友也,岂论年哉!”即拉与同游。先君垂髫据坐,下笔千言立就,芒彩四射。

癸巳始出就试,为邑诸生。每试则冠军,声誉籍甚。诸先生以诗文相倡和,尝作诗,人莫测其所谓。至丙午岁,学使者以课士按禾。且就试矣,其夕造广文陈执斋先生寓,出前诗示之,告以将弃诸生去,且嘱其:“为我善全,无令剩几微遗憾。”执斋始愕眙不得应,既而闻其衷曲本末,乃起揖曰:“此真古人所难,但恨向日知君未识君耳。”先君不复入,于是归卧南阳村,与桐乡张考夫、盐官何商隐诸先生,及同志数人,共力发明洛闽之学,编辑朱子书,以嘉惠学者。

庚申夏,郡守复欲以隐逸举,先君闻之,乃于枕上剪发,袭僧伽服曰:“如是,庶可以舍我矣。”寄清溪徐方虎先生曰:“弟此病日深,浮生无几,已削顶为僧,从此木叶蔽影,得苟延数年,完一两本无用之书,愿望足矣。”僧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筑室于吴兴埭溪之妙山,题曰“风雨庵”。先君幅巾挂杖,逍遥其间,惟四方问学之士,晨夕从游,有濂溪吟风弄月之意。

先君幼素有咯血疾,辛亥以后,遇意有拂郁辄作。至庚申夏,方对客语,而郡札适至,喷噀满地,坐客咸愕然。自后病益剧。先君自知不起,尝叹曰“吾今始得尺布裹头归矣,夫复何恨?但夙志欲补辑朱子近思录,倘不成则辜负此生耳。”于是手批目览犹矻矻不休,门人子侄苦请稍辍,以俟病间。先君毅然曰:“一息尚存,不敢不勉,况此时精神犹堪,收拾后此更何及耶?”虽发凡起例稍示端绪,然亦竟不能成也。易箦前三日,犹凭几改订书义,命不孝执笔,一字未安,则伫思商酌,其神明不乱如此。病革,呼不孝辈论以孝友大义而已。已而曰:“我此时鼻息间气有出无入矣。”言毕,叉手安寝长逝。此癸亥八月十有三日也。

(选自《吕晚村先生文集》附录,有删节)

【注】①禾:浙江嘉兴别称。②易箦:更换床席,指人将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公讳崇字元之,烈长沙文献公,树勋王室。公纨绮而孤,克广前业,激昂成学,荣问日流。弱冠补孝敬挽郎,又制举高第,历佐濮郑,并有声华。入为司刑丞,天授之际,狱吏峻密,公持法无颇,全活者众。进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朝廷曰能,遂掌军国。公性仁恕,行简易。虚怀泛爱,而泾渭不杂;真率径尽,而应变无穷。言不厉而教成,政不威而事理。既登邦政,卒乘辑睦。初太夫人在堂,公授职西掖,颇限扃禁,求侍晨昏。优诏既许,寻令还职。公固请泣,其后剖符江表,敦谕起复。君子曰:忠不忘亲,仁也;哀不违事,义也;让功辞邑,礼也;济代全名,智也。仁以长人,义以和下,礼以安上,智以周身。宜其光辅四帝,轩冕三纪。池台琴筑,优游暮齿。享年七十有一。

(摘编自张说《姚文贞公神道碑奉敕撰》)

材料二:

上欲以姚元之为相,张说疾之,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之,上不纳。又使殿中监姜皎言于上曰:“陛下常欲择河东总管而其人,臣今得之矣。”问为谁,皎曰:“元之文武全才,真其人也。”上曰:“此张说之意,汝何得面欺!”皎叩头首服,即召元之诣行在,拜以为相。上励精为治,每事访之,元之应答如 , 同僚唯诺而已。元之尝奏请序进郎吏,上仰视殿屋,再言之,终不应;元之惧,趋出。罢朝,高力士谏曰:“陛下新总万几宰臣奏事当面加可否奈何一不省察!”上曰:“朕任元之以庶政,大事当奏闻共议之;郎吏卑秩,乃以烦朕邪!”闻者皆服上识人君之体。张九龄以元之有重望,为上所信任,奏记劝其远谄躁,进纯厚,元之纳其言。新兴王晋坐太平公主逆党伏诛,僚吏皆奔散,惟司功李捴步从,不失在官之礼,仍哭其尸。元之曰:“栾布之俦也。”擢为尚书郎。元之避开元尊号,复名崇。崇既为相,张说惧,乃潜诣岐王申款。他日崇对于便殿,行微蹇。上问:“有足疾乎?”对曰:“臣有腹心之疾,非足疾也。”上问其故。对曰:“岐王陛下爱弟,张说为辅臣,而密乘车入王家,恐为所误,故忧之。”遂左迁说为相州刺史。

(摘编自吴乘权《纲鉴易知录》卷四十八)

【注】①天授:武周朝年号。②栾布:西汉将领,曾为彭越下属,彭越伏诛后,栾布哭祭,刘邦释其罪。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