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四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李端公
卢纶
故关衰草遍① , 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②。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①玉树:指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景阳:陈朝宫殿名,陈后主宴饮作乐之地。②松楸:坟墓上的树木。③石燕:《浙中记》载:“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江豚:传说每于浪间跳跃,风辄起。④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李白《金陵三首》:“山似洛阳多。”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次韵登凌歊台①
元·萨都剌
山势如龙去复回,闲云野望护崇台。
离宫②夜有月高下,辇路③日无人往来。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
【注】①凌歊(xiāo)台:位于安徽黄山之巅。南朝宋建宫于凌歊台上。后人多有登临。次韵:和人的诗并依原诗用韵的次序。这首诗便是作者登台后,和他人之作。②离宫:指皇帝出巡时临时的寝宫,这里指凌歊台。③辇路:帝王在宫内经行的路径。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约45岁时,贬官为民,闲居带潮。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