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粤西区(阳江、茂名、湛江)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考试(第二次联考)试卷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人的砥砺奋进中实现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下午一时半,十几个学校的学生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头可断青岛不可失”……第二天,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六月三日,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时被北洋政府逮捕一百七十八人……第三天,上街演讲的学生达到五千多人,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三: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成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在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的短短一个月后,百事可乐在香港的业务代表李文富就向深圳市政府写了一封信,表达到深圳投资设厂的意愿。在双方的诚意和共同努力下,很快就建立起深圳市饮乐汽水厂。根据协议,我方提供5000多平方米的土地,百事可乐提供设备和50万美元的流动资金……饮料厂很快建成投产。

——摘编自徐明夫著《春天的故事:深圳创业史1979—2009》(上卷)

(1)、材料一中“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是指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请写出“在炮口的逼迫下”,19世纪末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说这一历史事件是“历史转折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以深圳市饮乐汽水厂的建设为例,简述深圳经济特区进行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措施。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举一反三
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人们对一衣带水之隔的蕞尔岛国纷纷侧目而视。1896年清廷派遣13名留学生赴日,揭开了留日序幕。……1901年清廷决定给学成回国的留学生奖以进士或举人出身,致使东渡学生1903年猛增到1300余人。1904年日俄战争以日本胜利而告终,这对于正在激起的留日狂潮无异于火上浇油。

——蒋纯焦《近代中国留美和留日教育之比较》

材料二:蒋介石在台儿庄战役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甚至连失败者日本军人也公认:他们的失败是中国方面“集中国力”,因此提出要“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促使国共“两党的分裂”。

——董助才《中共在台儿庄战役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邓小平为中国经济奇迹奠定基础已经过去40年了,他允许中国农民自主生产,在南方沿海设立了经济特区,也让外国人在那里投资。这很快带来了成果——40年后的今天,数亿中国农民摆脱了贫困,村庄变成现代化的城市,配备高科技的火车在大都市之间穿行,中国的经济繁荣有很多方面让人难以置信。

——德国《时代》周报网(2018年5月7日)

材料四: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十九大报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