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模拟试卷(十五)

唐太宗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弃宗弄赞(松赞干布别名),令李道宗持节送公主于吐落。弄赞平其部兵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娇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公主恶其人赭面(把脸涂成红色),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

——《旧唐书·吐蕃传上》

材料二:“史学自觉”至少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对史学的功用有深刻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运用于一定的社会实践。第二:对史学活动给予关注并作出努力。唐太宗的《修晋书诏》写道:“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彰善痒恶,激一代之清芬,褒吉惩凶,备百王之令典。”唐太宗谓魏征曰:“顷读周、齐史,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他数次下诏修纂前朝历史,又命宰相监修国史,成为历代官修历史制度的先河。《帝范》为何而作?首先,这是唐太宗给皇太子的政治遗嘱。他在序中明确写道‘汝以幼年,未辨君臣之礼节.不知稼穑之艰难。学者瞿林东认为,①唐太宗是“史学自觉”的突出代表。②《帝范》是唐太宗结合自己的政治实践提炼出的重要认识。

——据瞿林东《一个政治家的史学自觉》、《一代明君的君主论》等整理

(1)、写出材料一中“城邑”的名称,它是今天哪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前身?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带来的变化,用一句话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理念。
(2)、材料二中的两种认识,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材料和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解读②,请从“君臣之礼节”、“稼穑之艰难”两个角度予以论述。
举一反三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7世纪的初唐,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为灿烂光辉的一页。当帝国对外威信蒸蒸日上之际,其内部组织,接照当时的标准来看,也近于至善,是以共自信心也日积月深。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唐初又以无比的自信包容异族文化,融铸出多姿多彩的大唐风采。隋唐之重建西安以一种宏大的眼光,构成一座计划城市。……唐朝具有世界主义的色彩。……当中国皇帝成望最高的时候,恒河边上的印度王子接受了他的宗主权,一个阿萨密的篡位者被押赴西安受审;使节来自高丽和日本;中国的都城有叙利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吐蕃人与安南人来定居。国子监亦即国立大学中,有这些国家的留学生,其中量具热忱的是日本人,其中有些像今日大使馆的文化参贊,在中国即曾居留达几十年。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以文成公主和亲吐善为契机,唐太宗开启了汉文化大规模传入吐蕃地区的大门,其历史功绩可以和孔子创立儒学、占ト、历算、工巧等的贡献相媲美,唐太宗和符号化的孔子在政治与文化上的“至高性”和“重要性”就成为这二人所具有的共同点,唐太宗与孔子都可以算作汉文化的代表。

——摘自韩腾、石硕《从藏文史料对唐太宗的记戟看藏族史学观》

材料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