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下面是某校在“走进汉字,规范汉字”探究活动中,通过不同途径搜集到的资料。请认真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字书写”和我们密切相关。据报道,北京市规定,户外广告禁用“谐音成语”,类似“与食(时)俱进”等不规范的谐音成语将禁止出现在北京户外广告中。凡使用编造的谐音成语等不规范用语用字作为企业或广告名称者,今后将一律不予登记或备案。北京市有关部门今年将联手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从企业名称登记、广告宣传审批、交通指示牌、景区说明牌、公交线路站牌等方面,排查并消除用语用字不规范现象。

材料二:下面表格是对七年级100名学生汉字书写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

书写情况

字迹不清

字迹潦草

错别字较多

字迹工整

字体规范美观

各项人数

16

35

29

14

6

材料三:笔者对十部网络小说第一章中的错别字字数进行调查(注:每章约3000字),得出如下结果:平均每部出现错别字46个;个别作者错别字过百;错别字最少的为24个。

(1)、通过对以上三则材料的探究,你认为如今汉字的使用存在什么问题?
(2)、下列四则宣传语的内容,比较符合本次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
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B、不怕读书难,就怕心不专 C、说话字正腔圆,写字横平竖直 D、认真使传统文学之树常青
举一反三
近日,学校准备开展“爱上博物馆”的主题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到三则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材料一:作为收藏和展示历史遗产的场所,博物馆向来被视为“传统”之地,而“传统”之地也容易导致博物馆和社会之间纽带的被割断。由于博物馆中的展品年代久远,又没有现代化的叙事手段,对于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来说,体验感受难免显得单一。

材料二:《国家宝藏》用真人演绎历史故事的形式讲述国宝传奇的“前世今生”,让观众感受到文物所传达的喜怒哀乐并产生共鸣;《如果国宝会说话》让千余件文物自己开口“说话”,用“萌”态视听语言传递中华文物之美、文化之美、文明之美;《上新了·故宫》将文物介绍与文创产品设计相结合,让拥有历史积淀的文创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诠释与展示文物藏品的新方式,不仅让文物“活”了起来,还“潮”了起来,“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已成为旅游项目新热门。

材料三:“博物官”是由腾讯开发的一款和博物馆、展览有关的APP,它可以让你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游览博物馆。开启APP后,参观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对应文物的数字信息,如有趣的解读、多角度高清图片、3D模型、VR全景等等。不仅如此,一些博物馆还入驻腾讯微视平台,上线文物历史小故事、文物修复现场、经典展品介绍等小视频,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让公众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感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