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中国素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古人喜欢以诗咏史。中国诗词歌赋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式,是沟通现代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桥梁,也为我们的历史学习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下列诗词与历史事件搭配不符的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元盛世 B、“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虎门销烟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红军长征 D、“延安宝塔光四射,抗日阵线众志城”——抗日战争
举一反三
近代日本两次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今的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已成为维系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1)甲午战争给中国代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2)材料二中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蒋介石对这一事变持什么态度?
材料三   我们亲爱的将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3)材料中的“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摘编自新华网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重大意义。
材料五 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分子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
(5)结合材料五,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发表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对此你有何看法?你认为日本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