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下图被称作“历史性的握手”,它直接导致了(   )

1972年周恩来迎接尼克松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 C、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
举一反三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近现代外交”这一主线出一期板报,板报分四个栏目,主题分别是“屈辱”、“抗争”、“探索”、“崛起”。设计如下:

屈辱——看不尽的惨状,丧权辱国
19世纪的中国遭到列强的侵略,经历了四次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
(1)“火烧圆明园“是哪次战争中的强盗行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哪一列强强占中国领土最多?勒索赔款数额最大的是什么条约?
抗争——数不清的英雄,名垂青史
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近代中国涌现了无数的民族英雄,可歌可泣。
(2)请说出一位你最尊敬的民族英雄的名字,并说明其事迹
探索——全民族的精英,上下求索
全民族救亡图存,前赴后继、百折不迴,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赢得了民族解放。
(3)为摆脱民族危机,中华民族各阶层发动了多次救亡图存运动,请分别以农民阶级、官僚地主、资产阶级为代表各举一例
崛起——新中国的外交,辉煌瞩目
建国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4)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日趋成熟,70年代外交又出现了新的转机。请各举这两个时期的外交成就一例。
(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外交成就令人瞩目,请举一例说明

 

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3)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 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
(4)我国20世纪90年代加入了哪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5)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