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19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生平凡有什么可怕

刘天亮

    ①“最迟在35岁以前,如果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我就自杀。”这是作家梁晓声在一所大学演讲后,一名大一新生对他说的。尽管几年过去后,这个年轻人未必这么想了,但他喊出的许多人对平凡人生不敢说出来的恐惧乃至敌意,仍然令人深思。

    ②前段时间票房14亿元以上的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中,主人公夏洛之所以特烦恼,说到底无非是“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奇妙的是,在一场全靠作弊出人头地的梦中,当他自己把生活挥霍到反面之后,居然就领悟了平平淡淡才是人生真谛,既刻意又充满违和感。夏洛毫无压力地和偷来的奢华生活说再见,只是以轻浮的态度表达了仇富情绪,却深刻地反映了对平凡生活的不甘心:哪怕梦里体验一把富贵也值。这部电影大受欢迎,除了包袱抖得漂亮,或许也因为碰巧和现实中类似的社会心理机制产生了共鸣。

    ③人不甘于平凡,最普遍的冲动是渴望名声,而且,越是年轻,对一夜成名的幻想越强烈。有人甚至说,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应该说,不甘于平凡,希望人生保持一个向上的姿态,是生命内在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阶梯。然而,当这名声被狭隘化为社会地位的优越、经济方面的成功,却与勇敢、诚实、良善等内在品质关系不大,人们就容易陷入功利的泥淖中,把平凡的人生看得丑随粗部。

    ④其实,不论在什么样的起点,努力都是最不坏的选择。有句格言说得好:如果这个世界上直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必须承认,成功的道路不是普惠的,能从分母上升为分子的总是少数。我们的世界,从来就是由平凡的大多数构成的。倘若陷入某种文化惯性和思维误区,在强调努力的同时把平凡人生当成包袱,甚至简单地以个人成就来判定人生价值,就是天大的误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平凡的日子将相伴一生。即便是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平凡依然是人生不可分割的精神底色。

    ⑤每个人都应该也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甘心平凡,拒绝平庸,这就是努力的全部意义。通过奋斗擦亮自己最优秀的那部分潜质,并不意味着可以拒斥平凡。一个崇尚奋斗的社会,也不能以成功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因为它会同时定义出人生失败者。简单地把一个人的不成功归因于努力不够,既不符合实际,也不公平。它对渴望成功的人有多少激励,就对处境不好的人有多大伤害。

    ⑥无论你走得多远,平凡人生就在那里。最近上映的电影《我的少女时代》中有个颇具启示的说法:无论成功或失败,人的尊严和价值,都不能随便被其他人以某个标准来定义。从这个逻辑出发,去创造一个更少差别、更多尊严的社会,平凡才不至于成为社会焦虑。

(选自《人民日报》)

(1)、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标题以疑问句的形式发人深思,也委婉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总领全文。 B、开头引用一名大学新生的话,有力地证明了人们对于平凡的误解,引出了深入的分析。 C、作者认为不甘心于平凡的年轻人容易片面地追求功利富贵,因为年轻,才会简单地把不成功归因于不够努力,进而走上仇富,甚至自杀的歧路。 D、本文从人们不甘心于平凡说起,进而深入分析其根本原因,接着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指出了正确的态度和做法。
(2)、下列不能用来证明第④段画线句的一项是(    )
A、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100名白血病患者,只有17人在确诊后还活了10年以上。 B、2000年以来,全国无数学校都开始了教育改革,但真正努力坚持直至成功的为数不多。 C、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中,全世界无数的数学家为之付出了毕生心血,但像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那样能成功证明1+2的人寥寥无几。 D、无数人在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努力拼搏,但到目前为止,只有马云、马化腾等少数精英及其团队脱颖而出。
(3)、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正确看待“平凡”。
举一反三
阅读《绿茵场上的非主流》回答小题:

    ①他出生在意大利的富豪家庭,父亲是钢铁大亨,其家族企业涉足50多个国家。在很多人眼里,他这辈子只要守住家业即可,根本不需要什么奋斗。然而,当他接触足球后,突然觉得,跟绿茵场相比,钢铁经营之类的事情简直索然无味。从此,他的梦想是成为职业球员。父亲骂他没出息,说:“我可以买下一家足球俱乐部给你经营。”他却说:“如果我整天躺在你的钱上睡觉才是没出息。”他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毅然走上足球之路。

    ②在意大利足坛,防守的理念根深蒂固,无论教练还是球员,都不敢越战术纪律的雷池一步;防守能力出众的球员,尤其容易出人头地。而他,天生就流淌着进攻的血液,更热衷于在球场上穿针引线,随时给对手致命一击。因为他的足球思想违背了主流理念,导致他一度被排挤而成为边缘人物。

    ③不得志的他,被租借到小球会布雷西亚。在这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罗伯特•巴乔。在巴乔的指点下,他迅速成熟,并开始走向辉煌。

    ④2001年,他加入AC米兰队,主教练安切洛蒂独具慧眼,认为他的另类踢法正是意大利足坛的稀缺品种,决定对他委以重任。在实战中,他逐步成为球队的“大脑”,确立了领袖地位,为AC米兰摘取无数荣誉,并于2006年率领意大利队赢得了阔别24年的世界冠军。2012年6月,欧洲杯烽火重燃,意大利对抗世界霸主西班牙,又是他精准如导弹的传球 , 令意大利先拔头筹。赛后,西班牙媒体评价他为“绿茵场上的达·芬奇”。

    ⑤他就是皮尔洛,国际足坛巨星。在他的商业家族里,他是非主流的;在他的足球王国里,他也是非主流的。他用另类的方式诠释着成功:靠自己,做自己,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做到最好,才能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阅读《社戏》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先前的戏,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②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④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⑤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对着我的母亲大声的说。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各自回去了。

    ⑥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⑦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⑧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苏州园林(选段)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中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通,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是不足取的。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我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