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黄山市理科综合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物理部分)
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反应方程
→
+X中的X表示电子
B、
a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变长
D、
一个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时,最多能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举一反三
若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天后,剩下元素A和元素B的质量之比m
A
:m
B
是( )
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1.4天有
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张铝箔,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
a
、
b
两束,射线
a
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
b
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
a
为{#blank#}1{#/blank#}射线,射线
b
为{#blank#}2{#/blank#}射线.
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会辐射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关于原子核衰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近代物理发展的过程中,实验和理论相互推动,促进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下列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八省联考(山西、陕西、青海、宁夏卷)2025年1月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物理试卷
八省联考(云南卷)2025年1月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物理试卷
八省联考(河南卷)2025年1月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物理试卷
八省联考(四川卷)2025年1月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物理试卷
八省联考(内蒙古卷)2025年1月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物理试卷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