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6-29无解析)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检测——经济生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材料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大数据开启智慧城区生活,一个手机APP,消费者可以迅速查找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足不出户,便可轻松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企业通过消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更好地掌握市场动向,实现精准生产和销售,开启企业经营新模式,重塑传统经济,催生一系列经济新业态,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供给质量。

材料二:某知名健身连锁品牌与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融合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及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全息互动系统,将场馆物联、全息技术、Al视觉识别技术整合应用到健身馆,让会员在运动过程中可以享受个性化定制场景,记录实时心率,接收运动报告,分享社交应用等人性化、多样化服务,打造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健身智能化产品,不断提升会员留存和转化,实现市场增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食物观强调食物均衡,重视肉、蛋、奶、油脂、蔬菜、水果等副食,分散主粮风险,对冲主粮“卡脖子”危机。贯彻大食物观,要坚持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要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通过践行大食物观筑牢大国粮仓。

材料二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十四亿多人口要吃饭,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2022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大国粮仓根基稳固。当前,百年变局、极端天气、地区冲突等因素相互交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长期不会改变,粮食安全的全局性重要意义更加凸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原因。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从来没有因为“中国威胁论”而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发展历经各种困难挑战走到今天,没有因为“中国崩溃论”而崩溃,也不会因为“中国见顶论”而见顶。

材料一   几十年来,西方一直流传着关于中国发展的各种论调,如下表。

 

中国威胁论

中国崩溃论

中国见顶论

主要内容

中国制度和发展模式的有效性对西方构成威胁;中国利用经济手段胁迫他国,影响国际公平秩序;中国低价倾销过剩产能,损害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国军力增强威胁世界安全

中国经济正在衰退,并开始崩溃,将拖累全球经济;中国的制度和体制必然被西方资本主义取代

随着人口红利消失,科技遭遇打压,经济被“脱钩断链”,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经济总量永远不会超过美国,差距甚至会进一步拉大

材料二   面对上述论调,我们要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

一般而言,劳动(包括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资本、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如图描述了2012—2050年我国GDP增长的动力分解及人均GDP的变化情况。

注:2021—2023年为实际值;2025—2050年为潜在值。

材料三   我们党历来重视发展生产力,尤其重视通过科技进步发展生产力。毛泽东指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