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桃核舫

(清)钮琇

    姑苏金老,貌甚朴,而有刻棘镂尘之功。其最异者,用桃核一枚,雕为东坡游舫。

    舫之形,上穹下坦,前舒后奋,中则方仓,四围左右各有花纹。短窗二,可开合。启窗而观,一几,三椅。而多髯者为东坡,坐而倚窗外望。禅衣冠,坐对东坡而俯于几者为佛印师;几上纵横列三十二牌,若欲搜抹。少年隅坐,横洞箫而吹者,则相从之客也。舫首童子一,旁置茶铛。童子平头短襦 , 右手执扇,伛而飏火。舫尾老翁,椎髻芒鞋 , 邪立摇橹。外而柁篙篷缆之 , 无不具也。舷槛檐幕之形,无不周也。细测其体,大不过两指甲耳。

    康熙三十七年春,江南巡抚宋公家藏一器,左侧窗败,无有能修治者。闻金老名,赠银十饼,使之。金老曰:“此亦我手制也。世间同我目力,同我心思,然思巧而气不静,气静而神不完,与无巧同。我有四子唯行三者稍传我法而未得其精况他人乎!

【注】①搜抹:看牌,出牌。②隅:在角落。③茶铛:煮茶用的茶具。④襦:短衣。⑤飏火:扇火。⑥芒鞋:草鞋。⑦邪立:斜着站立。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而多髯者为东坡(穿着长衣) B、若欲搜抹者(……的样子) C、外而柁篙篷缆之(类) D、赠银十饼,使之(完整)
(2)、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我 有 四 子 唯 行 三 者 稍 传 我 法 而 未 得 其 精 况 他 人 乎!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启窗而观,一几,三椅。

②细测其体,大不过两指甲耳。

(4)、金老认为世间人即使构思巧妙、心气平静,也没有他雕刻之“神”,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桃核舫的“传神之处”体现在哪里。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秋颂(罗兰)
      ①秋天的美,美在一分明澈。
      ②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
      ③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④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分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
      ⑤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侵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摄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⑥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的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⑦最耐人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澹澹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⑧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恋——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流连。
      ⑨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分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⑩“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分潇洒,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⑪ 也有某些人,具有秋的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
      ⑫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的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之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使楚》)

     【乙】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①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②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

    【注】①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②江乙:人名,魏国人,很有智谋,当时在楚国做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