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杭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虞卿谏赏盗

刘基

    平原君患盗,诛之不能禁。或曰:“更赏之,足则戢矣。虞卿曰:不可。先王立赏罚以劝惩善恶,衰世之政也,虽微犹足以激其趋。故赏禁僭 , 罚禁滥,县衡以称之,犹惧其不平也,而况敢逆施之乎?夫民之轻禁以逞欲,如水之决,必有所自。求而塞之斯可矣。今此之不塞,而力遏其流,至于不能制,乃不省其阙,而欲矫以逆先王之法度,是犹欲止水而去其防也,其庸有瘳乎?夫民有欲而无厌者也,节以制之,犹或逾焉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趋而禁之,是贰政也;趋而不禁,人尽盗矣。是鼓乱也,不臧孰甚焉?”平原君豁然而悟,起再拜受教,尽散其私财,以济贫乏,申明旧章,而重购以赏获盗者。于是赵盗皆走之燕,道不拾遗,虞卿之教也。

【注】①戢:收敛。②僭:超越本分,越轨行为。③县:通“悬”。④,犹或踰焉:此句,犹或,原误作,或犹。⑤贰政:指变易无常的政令。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不省其阙/不知有汉 B、不拾遗/不足为外人 C、贫乏/欲无舟楫 D、于是赵盗皆走燕送/杜少府任蜀州
(2)、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 B、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 C、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 D、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夫民之轻禁以逞欲,如水之决,必有所自。

②是鼓乱也,不臧孰甚焉?

(4)、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篇列传为《平原君虞卿列传》。请根据选文,推断司马迁将两人合成一传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各小题。

【甲】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

造父①之师曰泰豆氏②。泰豆立木为涂③,仅可容足;计步而置,履之而行。【B】趣走④往还,无跌失也。造父学之,三日尽其巧。泰豆叹曰:“子何其敏也!得之捷乎!凡所御者,亦如此也。曩⑤汝之行,得之于足,应之于心。推于御也,齐辑⑥乎辔衔之际,而急缓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胸臆之中,而执节乎掌握⑦之间。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⑧而旋曲中规矩⑨,取道致远而气力有余。诚得其术也,得之于衔,应之于辔;得之于辔,应之于手;得之于手,应之于心。则不以目视不以策驱心闲体正六辔不乱而二十四蹄所投无差;回旋进退,莫不中节,然后舆轮之外可使无余辙,马蹄之外可使无余地;未尝觉山谷之崄⑩,原隰⑪之夷,视之一也。吾术穷矣。汝其识之。”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造父:古时著名驭手。②泰豆氏:人名。氏:对名人的尊称。③涂:同“途”,道路。④趣走:快跑。⑤曩(nǎng): 先前,刚才。⑥齐辑:和谐,协调。⑦掌握:手掌。⑧进退履绳:进退合乎绳墨。⑨旋曲中规矩:旋中规,旋转合乎圆规, 中矩,拐弯合乎矩尺。⑩崄(xiǎn):同“险”,形容高险。⑪隰(xí):低下的湿地。

返回首页

试题篮